第两百章 强权治理(2 / 3)

皂班、快班、壮班三班衙役,其中皂班的皂卒管县衙内的秩序、升堂审案的秩序,知县等官员出行时负责跟班保护。

快班的捕快负责调查刑名案件,缉捕罪犯等等,壮班管城防,看守城门、仓库等。

除此之外,还在有需要的地方设置巡检、崔粮、治水等各种司所。

总体来说,明朝的行政和公检体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还是比较完善的。

秦川既不裁撤,也不增加任何行政单位,只把兵房空置出来,兵马城防由关帝军全权接手,壮班衙役也听从关帝军营官的调度。

民政方面也依然保留里甲制度,但废除了粮长,改为村长,还废除了徭役制度,改为有偿征募民工。

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人才,严重缺乏基层管理人才,全靠自己和王继宗领着一帮临时培训出来的基层官员东奔西跑。

岚城和静乐城还好,因

为原住民没有太大变动,还算平静,但岚县八个村寨和静乐的三个村寨就乱糟糟的。

主要是住房分配和建设、田地分配等涉及利益的问题,有人想住大户家的青砖瓦房,有人想要毗邻水源的肥田,基本上每个村寨都有争吵甚至厮打斗殴。

秦川压根没想过要绝对公平,这玩意是不存在的,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要迅速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只能依靠强权,绝对的强权。

于是,吵得凶的那些乡民都被拖去打了板子,厮打斗殴那些,不光打板子,还得关小黑屋,美名其曰“坐牢”。

关帝军一顿操作猛如虎,那些乡民很快就乖了下来。

然后,秦川和王继宗再根据情况稍微调整一下,比如分到青砖瓦房的,得帮没有住房的人盖房子,分到肥田的,亩数相应减少一些,分到贫瘠旱地的,亩数相应增加一部分。

先打了一顿板子,再处理得尽量公平一些,那些乡民大多都服气了。

不服气那些,继续打。

等局势基本稳定下来,秦川就把政务都扔给王继宗和唐林宪、陈聪之这两位知县大人了。

其中王继宗相当于钦差巡抚,直接向秦川汇报,指导唐林宪和陈聪之两位知县实施具体政务。

秦川则继续忙他的军事防务去了。

自从王德化和王坤等人逃回宣大,明军就再也没来过,应该是等朱由检和朝堂上那帮误国的文官讨论出个所以然,再决定是否继续攻打秦川。

这其中也有建奴的功劳,偏头关外清水河一带的建奴把营帐扎下来后,就不走了,宣大边军可不敢在这种时候分兵南下。

纵然如此,秦川也不敢掉以轻心。

静乐城和宁化所的防务由李顶梁和任亮负责,总兵力一千,岚城的防务有刘有柱和冯一龙负责,总兵力也有一千。

静游镇的威胁已经基本解除了,所以不用囤太多兵马,秦川只在那放了一个司,共一百零八兵力,那十几个村寨也各放一个旗三十六兵力,负责维持治安就行了。

赤坚岭也只放了两个司,两百多兵力。

东葫芦川大寨被拆掉了,那里的钱粮财务统统搬到三座崖,秦川只留一个司的兵力驻守三座崖,让他们加强防御工事,多准备柴火、礌石滚木等防备物资。

剩下的兵力则全部留在娄烦,驻守大本营。

秦川又从黑山和红窊山两座矿场募了五百矿工,在静乐和岚城帖告示募兵,包括投降的明军和乡勇护院,只要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的,都可以入伍。

关帝军的月饷虽然不比明军的营兵高,但胜在伙食好,每天保证两干一稀,还有一小块肉,不定时加肉汤,胜战和血战还有犒赏,负伤或阵亡还有一笔不菲的抚恤。

所以,募兵告示一出,静乐岚县两地便热闹了起来。

秦川挑挑拣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