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开设粥铺遇事变(3 / 4)

漠抗拒变得群情振奋,“原来是凌女侠,失敬失敬!”

失敬?你认识我吗就说失敬,失敬个大头鬼啊!凌若在心中暗自咆哮。

另一个乞丐听到十佳青年,也来了劲头,跑到健壮青年旁边补充道,“十佳杰出青年,这个我知道!能入选的人都个儿顶个儿的厉害!哎,你记得不,咱们家乡每年也有!”

你们知道不行,得她自己知道啊。十佳杰出青年到底是啥,来海宁县多月,闻所未闻……看来是她太年轻。

然而凌若关注的重点其实并不在这里,而是——“等等,方才听说你的家乡也有,敢问你们来自哪里?”

此言一出,刚活跃起来的众人突然归于沉寂。

纵使是眼前的充足米粮也无法带给他们喜悦,个个都像打蔫的苗子,垂头丧气走回闸口附近。

这突如其来的沉寂让她不知如何反应,刚才有什么话说错了吗?

“唉……”原本在后边的一位老者坐不住,拄起枯木拐杖颤颤巍巍的走过来,“我们几个都来自塘溪县,那地儿土地丰饶肥沃盛产稻米,在十里八乡很是有名。连年雨水充盈,运气好的话能捡到许多漂亮的雨花石,如今……”老者顿了片刻,“如今已成荒芜之地。”

正好奇一个好端端的县城怎会突然有这么大的变化?身旁的人又开始聊了起来。

“塘溪县……”伙计似是想起什么,“我知道那!老板你记得吗,先前我们与那边的粮店没少有买卖往来,塘溪产的稻米吃着香甜,很受县民喜爱。”

老板点点头,略为沉重道“是啊,有阵子没联系塘溪粮店,没想到有如此变故。也不知他现在身在何处,是否安康。”

刚才站在最前面的健壮青年叹了口气,回答老板道“活着逃出来的人都在这了,剩下的,怕是……”

“什么?什么叫活着的人,那里发生了什么?”闻声,凌若心中一紧,想起那日问及小乞丐家人,她说父母双亡……总觉得那里怕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唉,说来讽刺。”健壮年轻人看着三人,有口难言。

“你说不出口,我来吧”,是那位提及杰出青年突然来了劲头的年轻乞丐,“我们塘溪县盛产米粮,却闹了粮荒。原本去临县采买些粮食备用,撑到下一年秋收便就罢了。可不知何时起,众人像是着了魔一般疯狂跑到寻常百姓家中抢粮,抢不过就杀,杀了就……”

“就什么?”听到关键部分,年轻乞丐突然不说了。

“吃。”健壮青年补充道。

“吃什么?”凌若一时没反应过来。杀了就吃,“吃人吗?!”

此言一出,面前众人皆是沉默。片晌过后,健壮青年点头道,“嗯,吃人。”

“我便是方才提及塘溪县粮店的伙计,我们老板……他早就……”

不用往下说,凌若一行人便已猜到结果。老板轻拍青年肩膀,叹气道“人生无常”。

“没有报官?”

刚说出口,便觉此问多余。如今塘溪县死伤一片,活下来的人都逃离在外。况且在天灾人祸面前,为官者与寻常百姓无异,更甚者怕是早就敛粮跑路,谁还管他人死活?

“说起这帮当官的我就来气!”年轻乞丐忿忿不平道,“我们一众多是老弱妇孺,若非遭此大劫,安能有家不回?却一直被驱赶,如今连大街都不能待。”

从城镇安定角度出发,驱赶流民不近人情,却很是合理。大量外来陌生面孔在城中四处流窜,的确会使本地百姓心中不安。况且,即便这些人此前都是良民,在生存面前,善意和理智会慢慢被侵蚀殆尽。比如刚才的抢粮事件,虽没成功,却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最后一道人性的防线在逐渐崩塌。

眼下必须稳住流民,他们才有机会留在海宁县继续生活。

稳定人心的方法无非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