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诸葛之殇(3 / 4)

三国寻龙记 东车君 5110 字 2021-03-20

,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事先扬言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震响。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率领步骑五万人前往,大破马谡于街亭。而同时赵云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诸葛亮乃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第一次北伐失败。

同年冬,诸葛亮趁魏兵东下,关虚弱,趁机北伐,出兵散关围陈仓,为魏将郝昭所拒,诸葛亮劝降不成,而又粮草不继,不得已退还汉。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诸葛引兵亮出至建威,郭淮退败,遂得二郡。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秋,魏军三路进攻汉,司马懿走西城,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赤坂。时大雨三十余天,魏军撤退。同年,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邽。司马懿追亮至卤城,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

同年五月,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大破司马懿,汉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于是司马懿退还保营,坚守不战。

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诸葛亮还师。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五丈原,屯田于渭滨,与司马懿决战於渭南,并约吴国共同发兵。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司马懿,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将怒。

司马懿曾向蜀汉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但诸葛亮却因过于操劳而病重。

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问候,同时询问国家大事。李福来到,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几天之后又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您返回来的意图,近来虽然整天谈话,有些事还没有交待,又来听取决定了。你所要问的事蒋琬适合。”李福道歉说“日前确实不曾询问,如您面年这后,谁可以担负重任,所以又返回。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可以继任。“又问费祎之后怎么样?诸葛亮没有回答。

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杨仪等率军还,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司马懿率军追击,见蜀汉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于是有“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之谚。

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是魏军主动进攻,蜀军防守,由于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冲毁栈道,蜀魏并未交战。

大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诸葛亮曾经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直至死时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须要其他配葬物。武侯墓在定军山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