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非常正常的调查问卷。
何南觉得说得对。
相比起这座城里其它疯狂的事情来说,这已经算够正常的了。
可见的确是非常朴实无华的。
毕竟只是单纯的在侮辱你智商而已,颇有一种愿者上钩的感觉。
仔细想想,这对于降低警察的工作量实在太有用了。
建议以后直接让犯罪们都自觉自首,不要浪费警力。
自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到局子里来自首,也可以在家里用互联网高效率自首。
方便快捷,根本花不了您多长时间。
相信这样一来,在大家的配合之下,很快就可以让纽约变为百分百自首率、甚至是零犯罪率的奇迹都市。
到时候,人们就再也不担心出门遇到危险了。
可见,该方案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一定要大力推行,重点推行。
争取早点让纽约重新伟大。
“你知道吗?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何南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跟雪莉说道。
“说吧,别卖关子。”雪莉如此回答。
“这东西让我想起一些科幻作品里出现过的科技。”何南解释道“就是能够评估某人潜在的犯罪概率。我在想,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科技并且得到警方使用,会发生什么?”
“那马上会爆发抗议和游行示威的。”雪莉摇了摇头“这种玩意太不靠谱了。一旦采用这种东西,就势必会导致他们对那些潜在犯罪概率很高的人采取直接逮捕或者重点监视之类的行为,这可是严重违反人权的。”
“是的,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这还是建立在这东西判断的数字足够可信的前提下。但是,万一它不可信呢?或者说,这个数字甚至是可以通过被骇入来随意调整的呢?这个就太可怕了,会引起社会混乱的。”
何南哼了一声,又紧接着说道“总而言之,可以判断某些人具有犯罪倾向,但是不能因此就直接在社会层面将其标记为潜在罪犯,然后区别对待什么的。毕竟心理状态是可能随时发生改变的。此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什么问题?”雪莉瞥向他问道。
“嗯。我就是想说,也许系统对于他们心理状态的把控是正确的,但也不能就因此觉得他们就一定会犯罪从而采取什么行动。我觉得这个是大忌。不仅是说无罪推定,更还涉及到这种情况——本来他过段时间自己就缓过来了,结果你对他采取行动,导致他产生过激反应,从而行为举止反而像个罪犯了,甚至真的被判断为即将实施犯罪……如果因此被警察出于‘预防性的考虑’而直接击毙,你说这人该上哪说理去?”
“嗯,是有这方面的问题会存在。”雪莉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显然,到了那一步,对于被指控者的实质性侵害就已经发生了。而在那一步发生前,他都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次误解了。”
“说不定就是这些监视和怀疑让他本来就不是太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步步恶化下去的。”何南提出“这个情况,怎么说呢……就特别像是预言的自我实现吧。”
“哦。”雪莉听他提出这种说法,会心一笑“确实有这种感觉啊。”
所谓预言的自我实现性,究竟指什么?
这和另一个概念的“自证预言”有些区别。
自证预言是指因为相信某个与你相关的预言,因此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朝着最能让这个预言实现的方向走。
比如跟一个小孩预言说你今后一定能考上a大学,身边的人也不断说你被预言了能考上a大学。
那他可能潜移默化之间就会去关注a大学并了解它的分数线、专业等等。
这说明一个人的信息环境是会影响到决策的。进而产生更为深远、乃至影响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