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顺多年前就被李素挖走了。臧霸等泰山贼派系的将领这一世更是完全跟吕布没有交集,而且早就被曹操彻底灭了。
只比张辽、高顺略差的魏越,也在去年关羽兵败突围的时候趁机将其袭杀。
比魏越更差的,大部分都不值一提,比如郝萌、侯成、宋宪,都在历次战斗中逐渐凋零阵亡。
有的死在袁绍和曹操几年前的“新官渡之战”。现在算来那是真憋屈,袁曹都联手了,这些将领就等于是死于本阵营内不同派系的内战了,身后功勋和抚恤待遇都谈不上多好。
还有少数死在关羽手上的,死后哀荣倒是比死在内战里的高一些,但也不重要了。
吕布满打满算,只剩下成廉、魏续、曹性等可用战将。
魏续有点资历,但实力实在不行。曹性个人武艺倒还可以,但没有领兵万人以上的将才。最后吕布只能是选跟已死的魏越齐名的成廉作为这支纯骑兵偏师的主将。
成廉此人演义里完全没提过(魏越演义里也没提),不过他确实是吕布身边的骑兵部队心腹干将,也是在当初杀黑山贼帅张燕的战役中历练出来的,积功升到校尉。后来袁绍拥立刘和后,武将普升一级,成廉也升到中郎将。
吕布让成廉带偏师,他自己带主力。把曹性带在身边,率领弓骑兵斥候部队、突前掌握敌情。魏续只能帮吕布断后、兼职督管后方粮道,还管汾水上的运粮船队、所有船只调度。
出兵之后,因为立刻就是兵分两路一个往南一个往西,所以吕布也不可能掌握成廉那一路的动向。
他一切都授权成廉自行随机应变不必请示,反正总的原则就是烧杀抢掠惹事、要是刘备派来追杀他的兵力确实庞大,那就能随时撤退,想往哪儿跑就往哪儿跑,不丢人。
……
吕布并不知道,他对成廉的放养,会造成多大的后果。
渡过黄河进入河套的成廉,在七月二十四,带着一万两千装备皮甲、骑弓的轻骑兵,首先抵达了上郡北部的肤施县(今陕北的榆林、米脂一带,因为秦汉时河套地广人稀,一个县的覆盖面积很广,等于现在几个地级市)
肤施县在整个西汉和东汉早期,都是上郡的郡治所在。后来因为南匈奴内附,朝廷分五部匈奴治河套五郡,行政区划也就模糊起来。
刘备让马超张飞呼厨泉收复河套的时候,上郡是张飞带兵收复的。但收复后因为肤施县所在的位置难以与朝廷中枢联络,所以就把郡治往南改到了高奴县(延安)
这是因为连接肤施等县的主要河流无定河,汇入黄河的位置在壶口瀑布以北,所以关中渭河、汾河等黄河中游的船只,是无法越过黄河壶口瀑布与无定河互通的。
以往上郡的肤施周边地区,也是跟河对岸的太原郡离石等地关系更为紧密,可以跟其他壶口瀑布上游的黄河沿岸诸支流流域连成一片。
但太原郡对刘备阵营而言是敌占区,所以肤施县也就成了只能跟敌占区水路往来的孤悬飞地,暂时无法重点建设——
是否是孤悬飞地,不只是看地图上是否接壤相连,更要看水路能否交通。一道黄河瀑布,足够把瀑布以上和瀑布以下分成两个世界。
相比之下,流经高奴县的延河(流经今延安)是在壶口瀑布一下汇入黄河的,渭、汾船只可以与该流域互相往来。
成廉带着一万多骑兵抵达肤施后,就开始按计划烧杀抢掠,一开始的进展比他预期的还顺利。
正因为肤施和无定河周边的百姓,经济生活上跟黄河对岸太原郡离石等地的结合更为紧密,连吃的盐和其他本地不生产的物资,都得指望离石的晋商用船卖过来。
反而是行政上跟他们一个郡的高奴地区,跟肤施的全部经贸往来,往年只能靠马队、驼队,成本高昂,最近两年也只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