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绿叶之间,很香甜。每天树下都会掉落一些花瓣,杜若捡过一次,带回家放在了抽屉里,他也是曾经把秋天藏进过口袋的人。
陆宛童这会儿,已经能站立了。不用人扶着,可以站挺长时间,不过还不太能走,她看着大家在吃,嘴里哼哼唧唧的,双手在空中舞动,有些像狗刨。
陆爸爸给杜若拿了一个卤好的鸭头,顺便给他搬了一张凳子坐下。
院子里得大人都在排队表扬杜若,对杜妈妈说他真乖,成绩又好,又听话,不像自己家的孩子,成绩一般,还天天出去野,经常滚得全身是泥。
杜妈妈在说,自己儿子不爱出门,也很着急,从他们母子一出现,这会儿讨论的主题,变成了怎么教育孩子。
一个个都很积极的在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场面很热闹。
大家没有注意,一个会站的孩子,趁着妈妈在聊天,就悄悄的推着爷爷做的学步车,走到了三好学生面前。
她眼睛睁得很大,眼珠很黑,将她的小脑袋,凑过去,嘴巴朝着鸭头的方向。
陆宛童也是在那天学会的走路,为了吃一个鸭脑袋。
她从那天起,走路很少摔跤,而且走得很快。
于是那一天的事情,也成了大家在这几天里,茶饭之余后的谈话内容。
杜妈妈因为这件事情,笑话了儿子好长时间,她乐呵呵的说“儿子,看来以后你真的要娶宛童了,你看你们这样多好,你亲眼见证了她的出生,又见证了她人生的第一次走路。”
“以后要是有人想挖墙角,你就告诉他,我可是看着我老婆长大的,你没机会了。”
那时候,家里电视放的电视剧全是港台那边的。杜妈妈说完话,还学着电视里的黑帮老大,把脚放在椅子上,自己还觉得,这个动作很酷。
杜若叹气的看了她一眼,就剩下她一个人还在堂屋里说话。
他确实从陆宛童出生,抬头,坐下,到在地上爬,再到会走路,都在她身边。
自从陆宛童会走了,看见他,总是要走过来,那段时间要长牙齿,老是滴口水在他衣服上面。
大人们看到后,总是笑他,在他耳边说,这是你的小媳妇。
后来时间又过去了两年,那会儿陆宛童三岁了,特别爱吃糖果,最喜欢的就是大白兔奶糖。
有天放学回家,杜若刚进院子里,就听到了她的哭声。院子里有好几个孩子,但她的哭声总是最特别的那个,一听就能听出来。
她笑声是一串一串的,哭声也是一串一串的,肺功能似乎很好,中间不怎么歇气。
那时候,杜若上四年级。他看到她坐在门口的石墩子上,脸上哭得像小花猫,肩膀一耸一耸的人,就停止了脚步。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巾,帮他擦了擦脸“不要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陆宛童听到他的安慰,一下子绷了,哇哇大哭,声音贼大。
杜若淡定的牵着她,一路走到了自己家门口。可是她还是一直流眼泪,止不住。
于是他很自然的拿出作业,在桌上写着。她坐在他脚边上哭,两个人谁也没有理谁。
哭累了后,地上的人扯了扯他的裤腿,吸了吸鼻子“杜若哥,我口渴了,你帮我倒杯水!”
哭过后的嗓子有些沙哑,因为嘴巴张的有些大,所以喉咙干涩,说话有点痛。
喝了满满一茶缸子水后,她站了起来。这这会儿的她,个子比桌子高出一截,坐在一旁的空椅子上看着他。
可能是眼神太过于直接,杜若脑袋从课本上,看向了她,这一看,嘴角抽动了几下。还真是惨不忍睹,一张脸全是眼泪鼻涕。
让她乖乖坐好后,就去拿毛巾帮她擦脸擦手,白色的毛巾都成了黑色,上面很多石沙还有泥土。
重新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