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书之后,道;“要你的书也行,但是我们先买一本,待看完了,再跟你买剩余三本,这期间你不可买于他人,行不行?”
“可以啊。”老者立刻道。
姜仪数了六十铜给他,老者收下剩余三本书,恰好他孙子也吃完了姜仪的米粉,于是便携着小男孩走了。
“弟媳,你傻啊,这些书他拿去旧书店卖,最多卖二十文,你怎么不讲价?”大马哥痛心疾首的说着。
姜仪笑笑;“人家毕竟是个秀才,不是特别困难也不会拿书出来卖,再说,这书也比较值。”因为她看到书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注解和个人读书的心得。
步儒没有业师,拿本新书看,未必看得懂。
古代读书,最少要经过几个老师。
第一是启蒙的,教三百千的老师,叫蒙师,等于小学老师。一般的孩童如果只有认字,无心科考的,只要有蒙师教导学完三百千就差不多了。
第二是业师,主要教四书的,业师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老师,因为他指导做文的,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写锦绣文章,如果老师的水平不过关,治学就很难入门。
乡下的私塾先生一般都是秀才都考不上的,勉强是个童生的读书人去教学的,这类蒙师自己都治不好学,更别说教人治学。所以业师很少,或者说很难遇见好的。
第三是经师。主要教学生在五经中修习一经,这个老师也很重要,能不能考得好,除了自己的悟性才情之外,经师的教导也起了很重的作用。
第四是座师,这是士子考中时,点中自己的主考官,皆拜为座师,以后会在官场上互相帮助。座师是以后为官途中必不可少的老师。
所以,业师决定能不能去考,经师决定考不考得好,座师决定这次考不考的上。
但只要文章好,有才华,这个主考官不过,下次换了主考官还可以继续考的。
这本《大学》有注解和心得,最少可以给步儒读的时候一些帮助,或者说是参考意见,毕竟注解人是个秀才,证明还是有些许水平的。
所以这本旧书能给予步儒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是一本新书能给的。
她就算没经过科考,但是也知道,这是等于书本加辅导材料一起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