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最佳人选李雪晴(2 / 3)

是横平竖直的格外粗旷。前来迎接的李家管事特意带了几辆马车,为众人讲解济州岛的奇异之处。

马车不同于江南的两轮马车,都是四轮的,行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居然感觉不到什么颠簸。马车上的窗户用的也是透明的玻璃,既美观又实用。听管事讲,这种马车用了济州岛最新产的弹簧和轴承,快捷、省力,还特别舒服。如果是用来拉货的马车,一车就可以拉两千斤,还一点都不费力。

至于马路和城墙,还有房子,都是使用了济州岛产的水泥才能如此的平整、坚固、耐用,连台风来了都不怕。只是这水泥现在在济州岛都供不应求,所以外销的比较少,否则同样是个赚钱的大买卖。

众人从马车的窗户里往外看,从码头到城门口的路上都是各种商铺、仓库、市场等,异常繁华。马路上的行人全都衣着整齐,少见补丁,面色也比较红润,根本没有乞丐、流浪汉之类的闲散人员。

这些人的衣着也比较奇怪,很少有穿长袍的,大多穿的是对开襟上衣和裤子。听管事说,如今济州岛就流行这样的装束。最开始是在军队里,为了作战方便,将军服做成了这个样式。后来工厂里的工人觉得这样的衣服和裤子非常方便工作,也开始这样穿。穿的人多了以后,大家也都觉得方便实用,看习惯了也挺好看的,慢慢的就流行起来。

不时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戴着一个红色的袖标,拿着扫帚在马路上打扫,使得马路上异常整洁。比起大明的那种污水横流的街道,济州岛的街道高了不知道多少档次。

马路两侧来回行使的铁轨马车不时在站点上下乘客,乘客们都自觉的在门口排队,遇到相熟的还会闲聊几句。

进了济州城,更加体会到了那种繁华兴盛。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说的就是现在的济州城。主干道上各色商铺林立,有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百业兴盛。最特别的是,马路上逛街的有很多是女人。她们衣着靓丽,结伴流连在一个个商铺,高声欢笑,肆无忌惮,旁人也是毫不为奇。

看到这一幕的柳如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下去一探究竟,不过现在先要去商馆安顿歇息,再出来了解情况不迟。

仅仅是走马观花,众人已经觉得不虚此行了。商馆前店后院,同样是水泥原木结构,上下三层,是李家在济州岛的重要资产。感叹了一下这种结构的奇异之处,众人根本顾不得休息,精神抖擞的在管事带领下逛起了济州城。

见识了商业综合体的庞大与繁华,参观了别树一格的花园小区,特意乘坐了有轨马车到工厂区溜达了一圈。绵延数里的各种工坊让他们下巴都快要惊掉了,海边一个个高耸的风车慢悠悠的转着,不断冒着黑烟的烟囱,对于见惯了田园牧歌的众人简直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当得知这些工坊里面有十几万人在同时工作的时候,众人实在想象不出十几万人的工坊究竟有多恐怖。这里出产了济州岛的大部分商品,除了兴汉军自己开设的工厂,也有很多是其他商人投资的,甚至是从兴汉军里面出来创业的。

对于兴汉军的工厂而言,其他很多工厂都是为它做配套的。很多利润不高、比较繁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部件都是通过这些配套工厂完成的。比如成衣厂的领子、袖子、木扣之类的都外包出去了,分工更加明细的结果就是产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比自己什么都做利润高多了。

尝到分工甜头的兴汉军大厂们,逐步将很多小部件都分包了出去,自己负责主体和组装,以及技术和研发,牢牢的把握住上游产业。而那些为大厂做配套的小厂其实利润也很客观,只是赚的更多是辛苦钱,不过依然有的是人趋之若骛。就是这样的上下游体系建设,养活了众多小厂,使得济州岛的经济活力旺盛无比。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好好体验了一下济州城的生活,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