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攻陷李家庄(3 / 4)

江之鲫,更多的人都是在腐朽的体制下被埋没了。就好像大明一样,阶级固化严重,权贵把持了从地方到朝堂的资源和话语权,贫寒子弟已经很难再像以前一样通过科举改变自身的命运了。连科举这个最后的上升通道都被堵死了,人才又怎么能够挖掘得出来。

大明有海量的人才被埋没,兴汉军缺一直深受人才缺乏的苦恼,说到底还是平台不够大,吸引力不够,所以兴汉军一直在宣传自己,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改变世人对兴汉军的看法,不再把他当做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是一个类似节度使一样的军阀。

要说效果嘛,肯定是有的。

随着兴汉军的不断发展壮大,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知道了兴汉军的存在。特别是江南一带,因为贸易频繁,与兴汉军的交流特别多,兴汉军的专用喉舌《兴汉月刊》也流传到了江南。里面的许多理念、事迹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一些不满于大明现状,并寻找其他出路读书人开始踏足济州岛。

一旦来到了济州岛,他们就等于落入毂中,根本就不想离开了。

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教条和夸夸其谈,有的只有实干。这里的官府廉洁高效,官民关系和谐。百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没有权贵欺压,没有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没有如狼似虎的差役。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简直就是儒家传说中的大同世界。

听说兴汉军的军事力量同样强大,船队纵横四海,军队更是屡破鞑奴,解救汉民无数,怎么能不令那些对大明现状失望透顶的读书人心生向往。

这次兴汉军强势攻占辽南,济州岛上反响最强烈的就是那些江南来的士人。

因为大明军队面对鞑子时屡屡失利,更是让鞑子数度肆掠京畿,这些士人是非常失望的,随之丧失的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是不是论打仗我们汉人确实比不过那些女真野人?

兴汉军的这场胜利大大的提振了汉人的信心和士气,自从鞑子肆掠辽东,大明就没有收复过一寸土地。如今兴汉军强势收复辽南可谓是打破了满清不可敌的传言,犹如在汉民心中打了一针强心剂。

所以兴汉军摆开架势要誓守辽南的时候,得到了兴汉军上下的一致支持,这些江南来的士子叫嚣的格外厉害。攻破盛京,活捉皇太极的口号就是他们喊出来的。

借着这股东风,大量士子申请加入兴汉军效力,更是呼朋唤友四处写信鼓动自己的亲友一起共襄盛举。

兴汉军作为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势力,初步得到了人文群体的认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若麟才要求《兴汉月刊》加大对辽南的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辽南发生的事情。

宣传也要讲究手段和方式,平实的描述更能打动人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余安宁这样的普通人命运被改变的事迹才会被编辑们关注。

“余班长,非常感谢你的帮忙。如果不出意外你的事迹会登上《兴汉月刊》,到时候整个兴汉军治下都会知道你的大名了。”李编辑笑着说道。

“出不出名无所谓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那些还在鞑子皮鞭下生活的汉人就好,他们还在等待我们去解救呢。”谈了这么半天,又叙述了这么多自己的故事,余安宁已经平静下来了。

对于余安宁突然说出这么有高度的话让在场的几个编辑非常惊讶,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默契的决定一定要把这句话写在文章里。

“余班长不愧为兴汉军的好男儿,要是人人都想余班长这样,何愁鞑子不灭。”王编辑拍着自己的小手为余安宁点赞。

“以前我们这些奴隶没有盼头,只能任由鞑子奴役。现在有了兴汉军和大都督,我相信打败鞑子,复我汉人故土指日可待。所以我才要加入军队,亲手去打败那些女真野人,解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