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王对王(2 / 4)

天真,而是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哪怕是根救命稻草他也得抓住。

其他的阁老们都端坐着没有说话,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大明朝如今已经回天乏力。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最关键是财政已经崩溃了,丁吃卯粮依旧入不敷出。这些阁老们也是无力支撑局面,所以成了崇祯的出气筒,上课下课变得无比频繁。

到了这个份上,大臣们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求力挽狂澜名留青史,能够安稳下台就不错了。

在这种情况下,杨嗣昌觉得大明朝还可以抢救一下,自然显得与众不同,崇祯对他另眼相看就情有可原了。

眼见杨嗣昌在崇祯面前大出风头,阁老们一点嫉妒的心思都没有。都到如此地步了还争个屁的宠啊,谁有本事谁上,这个阁老的位置让出去都无所谓了。

“既然如此,兴汉军归顺该是怎么个章程?”崇祯还拿不定该如何对待兴汉军,需要大臣们给个主意。

“皇上,兴汉军虽然顺服,但是是否愿意投效朝廷我们还不确定。为朝廷脸面着想,我觉得还是应该先派个人前去见一见这个鲁若麟,弄清楚他的意思。如果确定他有意归顺朝廷,我们再定下章程。兹事体大,马虎不得。”

首辅刘宇亮还是老成持重些,给出的建议也很合理,崇祯难得的给了他一个笑脸,点了点头。

“那依阁老之言派何人前往比较合适?”崇祯接着问道。

“为表朝廷重视,此人必须是朝廷重臣,有临济决断之权。而且必须足够机灵,即使招安不成功,也不能得罪兴汉军。具体人选还请皇上定夺。”刘宇亮划定的人选条件得到了崇祯了认可。

“杨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崇祯对杨嗣昌还是很偏爱的,直接就让他来推荐。

要知道崇祯是将杨嗣昌当做未来首辅的,对他的期待非常高。这次收编兴汉军可以说是毫无风险,只要操作的好,必定是大功一件,可以增加杨嗣昌的声望,对以后的施政也很有好处。

杨嗣昌略微沉吟一下,说道“臣推荐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陈新甲。陈侍郎雅有才,晓边事,曾巡抚宣府,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就依爱卿所荐,让陈侍郎去兴汉军走一遭。”崇祯对陈新甲也有些印象,算是有些才能,便点头认可了。

“军情紧急,而兴汉军所在济州岛路途遥远,臣恳请皇上可暗授陈侍郎圣旨,一旦兴汉军同意归顺,则当即收编,驰援京师。”杨嗣昌可等不了来回几趟折腾,这种事情尽早确定为好,说不定在鞑子出关前可以调兴汉军前来助阵。

“这个……”崇祯没想到杨嗣昌如此心急,眼神转向了刘宇亮,毕竟刘首辅主张先探探口风的。

“事权从急,臣认为可行,只是究竟该授予鲁若麟何等官职还请皇上定夺。”刘首辅一点都没觉得被杨嗣昌驳了面子,颇有点唾面自干的风范。

崇祯稍微思考了一下,“那就加鲁若麟为辽南总兵、都督佥事、加授龙虎将军,总领辽南兵马抗击鞑奴。让陈侍郎给鲁若麟带话,只要他击退鞑奴守住辽南,朕不吝以爵位赏功。”

这些官位看起来很威风,其实真正能够指挥的还是鲁若麟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过是一些虚名罢了,朝廷基本没有付出什么代价。

“臣领旨。”杨嗣昌见皇帝采纳了自己的意见,也非常高兴,立即草拟圣旨,确认无误后盖上玉玺,再由六科审核无误后,就具有了真正的法律效力了。

六科对于皇帝和内阁一致同意的事情也没有耍什么幺蛾子,直接备档通过了,并通知陈新甲领取圣旨前往兴汉军传旨。

回到家中的杨嗣昌立即召见了陈新甲。

陈新甲对于突然得到这样一个任务也是一头雾水,接到杨嗣昌的召唤,连忙赶到杨嗣昌府上打探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