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钱不经花(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 / 4)

官窑茶具一套卖出了近五百两,一百套茶具就为内廷换回了差不多五万两银子。还有一些瓷器、铜器、金银器、玉器,这些由内廷顶尖的手艺匠人做出来的物品也受到了江南富人们的疯抢。只要喜欢,几百两、上千两都不在话下。那豪掷千金的模样,看得在现场坐镇的王怀义口干舌燥。

这场拍卖会持续了整整三天,才将内廷带来的货物销售一空,而且还有更多的富人们为没有买到心仪的物品而懊恼,不断的询问下次拍卖的时间。

事后统计,销售额接近四十万两,大大出乎了王怀义的预料。

在扣除了成本之后,金州军大方的将利润的一半十五万两交给了内廷,不过王怀义一两银子也不敢贪,因为销售的账本金州军同样送了崇祯一份。

很快,上海税收的账本就送到了内阁以及崇祯那里,另外崇祯手上还多了一本内廷器物的销售记录。杨嗣昌与崇祯坐在一起看着账本,为上面的数字感到惊喜。

虽然税收这块,朝廷和内廷不过每家分到三万多两,对庞大的开销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好在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后面还会源源不断的产生税收,这才是崇祯和杨嗣昌所看重的。

“杨爱卿,这税银运来了吗?”崇祯关切的问道。

账本再好看,也要收到现银才算数,否则不过是纸上的数字罢了。

“根本就没运。”杨嗣昌摇摇头。

崇祯脸色阴沉的问道“怎么回事?”

“请皇上勿忧。金州军为朝廷和内廷开了票据,凭票据直接到金州军在京师设立的钱庄里取钱就可以了,免去了长途运送的损耗和危险。”杨嗣昌连忙解释道。

崇祯转怒为喜,“哦,还有这等好事。”

“金州军言明,第一次就不收取朝廷和内廷的费用了,足额兑付。以后就要按照百二收取费用了。”杨嗣昌解释道。

“理应如此。”崇祯点点头表示理解。

当了十几年的皇帝,崇祯早已不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王爷了,自然知道这个世界都是围着利益转的,没有利益的事情是没人愿意干的,即使干了也不会长久。

何况百分之二的收费比例比起朝廷自己运送成本要低太多,而且更加方便。朝廷可是到处都等着用钱呢,早一天拿到都是好事。

“这次税收的事情向盛平和王怀义也是用了心的,知道为朝廷着想,为皇上分忧,不但收的多,损耗也小,值得嘉奖。”杨嗣昌话里有话,对于为何损耗小大家是心知肚明。

要不是杨嗣昌执意要金州军也同时上报一份账本,只怕送到朝廷和皇帝这里的税银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这也是大明官场的悲哀,连奉公守节都要用外人来监督,完全是迟早药丸的节奏。

杨嗣昌在上海有自己的渠道,崇祯同样也有,到底收了多少银子他们两个心中都有数,只是两人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这次上交上海税银,可以说除了崇祯和杨嗣昌,几乎没有人满意,因为他们都没有捞着。只是他们也是有火无处发,毕竟从他们得到的消息来看,连王怀义和向盛平这两个经手人都没捞着,怎么可能有他们的份。

对于金州军的油盐不进他们是恨得咬牙,对于杨嗣昌的老辣更是高看了一眼。

这些人即使对王怀义和向盛平心有不满,也暂时动不了他们。因为杨嗣昌、崇祯对王怀义和向盛平的工作很满意,朝廷已经下旨嘉奖了,这个时候没有人可以动他们。

被这些北京老爷们抱怨的王怀义和向盛平为了满足这些老爷们的胃口,正在拼命的赚钱,只为让上官们满意。

靠山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好靠的,其中滋味,各自品尝吧。

大家都不容易。

朝廷刚到手的税银还没捂热乎,就作为京官们的俸禄发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