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在勇顿时来了精神,迫不及待的说道。
“将军与栗树村……”老者疑惑着问道。
“我本是栗树村人,前些年离开去了金州军,多年未曾回乡,甚至惭愧。”刘在勇慎重的向老者行了一个晚辈礼。
“啊?你竟然是栗树村的娃儿,怎么变成上国将军了?”老者有些呆住了。
“此事说来话长,我路上再慢慢与老丈解释。”刘在勇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自己乡亲,拉着老者就往外走。
有老者带路,刘在勇很快就见到了自己的那帮乡亲们。只是原本一百多人的栗树村民,出现在刘在勇面前的不到三十人,让他悲伤不已。
除了一些人确定死在了路上,还有一些人是走散了,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刘在勇从小父母双亡,不过他还有一些堂亲在,这边人里就有刘在勇的两个堂兄弟。
兄弟几个见面自然是抱头痛哭了一场,诉说了一番各自的遭遇。
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重要的还是往后走,活下去。
刘在勇和乡亲们很快收拾起情绪,随刘在勇一起进了开城。
本来像刘在勇的乡亲们是不能进入开城的,都是向南去汉城,沿途会有转运点来供应他们的吃食。
但既然是刘在勇的乡亲,有刘在勇作保,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金州军的军规也不是那么死板的。
几个一起去见刘在勇的老者羡慕的看着被刘在勇带走的栗树村村民,都在那里唏嘘不已。
“这是祖坟上冒青烟啊,栗树村居然出了个上国的将军,这以后的日子还用愁吗?”
“哎呀,早知道他们有这样的关系,路上就应该与他们好好打好关系啊。”
“这是人家的运道,羡慕不来的。好在如今有人管咱们,总不至于饿死了。”
“天朝上国来的就是不一样啊。”
……
开城的原来居民不是被裹挟到平壤,就是跑到汉城寻求保护去了,城里的空房子多的是,刘在勇轻轻松松就将乡亲们安置下来。
刘在勇找来帮工为乡亲们烧了热水洗澡,并换上了崭新的衣服,使得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晚上又特意为他们加了餐,每人三大碗肉粥,还是精心熬制的那种,绝对不是粥棚里的大路货。
这些东西全都是刘在勇自己掏的腰包,以他的级别和收入,完全不在话下。
在征得了乡亲们的同意后,刘在勇将他们全都留在转运营帮忙,这点权力刘在勇还是有的。
至于以后怎么办,乡亲们将自己的命运和前途都交到了刘在勇手上,相信他也不会亏待了自己。
这其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他们的眼光和见识怎么能够与刘在勇比?有刘在勇在,他们的未来绝对比独自前往汉城强多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刘在勇和乡亲们的故事很快就在难民中传开了,大家在羡慕栗树村村民运气的同时,对金州军也多了更多的认可。
能够有朝鲜人做将军的天朝上兵肯定要亲切得多,加上金州大力宣传光复军的宗旨,又用实际行动证明对朝鲜百姓的仁慈,加上光复军的文武双巨头都是朝鲜人,朝鲜百姓慢慢的有了将光复军视作自己人的迹象。
至于李氏朝鲜,除了那些念念不忘往日辉煌的权贵们,百姓们早就把它看作已经死亡了。
不过像刘在勇乡亲这么幸运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朝鲜难民还是要前往汉城渡过难关。
每日通过开城前往汉城的朝鲜难民多则四五千,少则两三千,要不是金州军调来了大量粮食,还真应付不过来。
面对不断增加的难民,崔永建在汉城也是亚历山大,粮食和安置土地成了最大的难题。
汉城周边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