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鲁若麟答复的多尔衮马上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他的西进行动,这回多尔衮再次找到了曾经的盟友科尔沁蒙古。
因为满清的衰落,科尔沁蒙古和满清也开始变得貌合神离,曾经的无双组合现在甚至到了兵刃相见的边缘。
满清向草原转移人口牲畜,严重威胁到了科尔沁蒙古的利益,已经引起了科尔沁蒙古的强烈不满。
草场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蒙古人的争斗除了掠夺人口和牲畜,肥美的草场也是争夺的核心目标。有草场才会有牲畜,有牲畜才会有牧民,有了足够的牧民,部落才能壮大,头领们才能享受荣华富贵。
所以科尔沁蒙古对满清侵占草场的行动反应如此激烈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即使满清衰落了,蒙古人对于满清铁骑的恐惧依然记忆犹新,没有充足的把握,科尔沁蒙古是不会和满清开战的。
要知道满清能够在草原上竖立赫赫威名,可不是凭嘴巴说出来的,而是用马刀和鲜血杀出来的。满清打不过金州军,并不代表满清打不过蒙古人,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多尔衮并不想与全蒙古为敌,招揽一些马前卒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多尔衮派出的使者将多尔衮的想法告诉科尔沁蒙古首领巴达礼之后,巴达礼对多尔衮的想法也有些心动了。
特别是多尔衮告知巴达礼,满清西进是不可更改的,辽东以后将是金州军的地盘,科尔沁蒙古在这头猛兽的身边会不会有安全感是明摆着的事情。
现在多尔衮给巴达礼的选择是,要么被满清抢去地盘,要么和满清一起合作抢别人的地盘,不会有第三个选项。
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巴达礼选择和满清合作,去抢其他蒙古人的地盘。
很快,十万满清铁骑和五万科尔沁蒙古骑兵组成了强大的抢劫集团,一路西行,开始了横扫草原的征途。
对于多尔衮的西进,鲁若麟乐观其成。
明朝对于蒙古草原和西域的控制力是非常薄弱的,到了明末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真正能对北方草原形成一定统治力的反而是满清。
而西域因为明朝的衰落,逐渐被势力和俄罗斯渗透,多尔衮的西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那些外部势力的东进,同时整合草原和西域的大小势力,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政权。
相比蒙古人和西域人,满清汉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也比较愿意接受汉人的一些文化和传统,这对鲁若麟以后征服北方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
鲁若麟相信,经过满清的屠杀,北方的蒙古人和西域人对于汉人的到来肯定会比以前要欢迎得多,毕竟没有对比哪里来的幸福。
对于满清的角色,鲁若麟定位为清扫者,当满清将蒙古和西域打扫干净之后,就是汉人前去收拾残局的时候了。
多尔衮认为鲁若麟或者汉人军队在草原、西域占据不了优势,是以现在的军队科技水平作出的判断,但是鲁若麟会让他们知道,当火枪和大炮的技术再先进一些,古典骑兵将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不是因为金州军粮食出现短缺,满清又跑得快,原本在明年满清将会体验到这一历史时刻的来临。现在,鲁若麟决定先让满清浪一阵子再说,以后再收拾他,毕竟控制江南对鲁若麟来说诱惑实在太大了。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后世,华夏的经济重心从唐宋开始就已经转移到了江南,江南从那时开始就成为了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
江南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加上文风鼎盛、人杰地灵,向来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大明朝的官员,大部分都出自江南,可见江南的教育实力有多可怕。为此大明还不得不实行南北榜来分别取进士,否则会有全榜都是南人的恐怖局面出现。
民间一直都有南方的举人抵得过北方的进士这一说法,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