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有什么共性吗?在全部事件中,有九十二名死者都是女性,平均年龄是二十一岁,最小为十五岁,最大为三十四岁。她们有的能够找到合理的理由,比如感情矛盾、经济困难,但大多数却令人觉得费解...她们青春,健康,前途无量,而为何都选择纵身一跃?如果你还记得我的讲述,就不难发现她们和我妹妹的死法极为相近。我所付出的一切资源,精力以及未来,周雨先生,全都是为了这个答案。我只想知道这个答案,哪怕要站到天台上去也在所不惜。"
她蓦地将店门推开,近乎粗暴地闯了进去。周雨连忙跟进,眼睁睁看着她走入柜台侧后方的员工休息室内。
虽然门前挂着"非工作人员免入"的提示牌,李理进去时却并没有把房门带上。周雨略一顿步,最后还是将其视为进门的许可,迈步走入昏暗的室中。
室内的空间呈现出狭窄的长方形,比在外面看起来要大得多。距离房门最远的角落里摆着一个趴在轿车上的喷火龙雕像,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在雕像左侧的长墙上,密密麻麻地订满了许多照片。当周雨发现照片中的主角几乎全是年轻女性后,他马上意识到这些就是事件的亡者们。
"明天这里又会多出一张,我准备在中间给它找个位置。"
李理站在墙前打量照片。她双足微分,双手背后,以一个类似"稍息"的动作站立着。那使得整个场景像是一名指挥官在研究战略地图。
当周雨走到近处时她又说:"当我在寻找死者的照片时,大多数时候是选取她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最新一张。也即是说,通常是她们辞世前最后的留影。看看她们,周雨先生,这些徘徊的幻影,逝声的回音,她们都笑得正开心。她们渴望在自己的交际圈内留下良好的印象,美丽,乐观,充魅力。然后过不了几天,她们爬上高处跳了下去。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这是真实的吗?这是某种超越我们认知的谋杀吗?若以最俗套的小说思路来想,我会把它归之于某种带有人格倾向的超自然力,它怀着某种怨恨而报复女性。然而,死者们除了年龄与性别外几乎没有绝对的标准。贫与富,美与丑,在死亡比例上分布得很均匀。这不符合变态复仇者的心理,他们在选择目标时往往是有所偏好的,并且势必要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存在‐‐若不是为了证明自身的存在,则坚持采用同一方手法连续杀人是毫无意义的。"
周雨静静地听着她的讲述。他不觉得准备了这些的李理会比自己考虑的少,因此也没有必要去多说什么。最后他只是说:"我帮你倒杯咖啡吧。"
"谢谢,那帮助良多。"
周雨走向外头的咖啡机,结果却发现自己不会使用这种胶囊型的机型。他只得改用旁边的煮壶弄了一杯,然后用戴着手套的右手把它端进了里间。
这时的李理仍然站在墙前,连姿势也几乎没有概念。当周雨准备提醒她咖啡很烫时,她心不在焉地说:"谢谢。"然后便伸手将咖啡拿了过去。
周雨愣住了。
"李理,你..."
听到他愕然的声音,李理才低下头,看向自己直接握着咖啡杯的手。
那只手掌已经烫得发红,她却似乎懵然无知,一点也感觉不到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