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国乱思良将(2 / 3)

不意的快速突进楚国境内,打了楚军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围困楚国的都城郢都。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穿插到楚军背后的秦军主力,大破惊慌失措的楚国军队,顺利攻占楚国的都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并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国残兵溃不成军,一路仓皇退却到陈城,悲催的楚顷襄王只好将陈作为都城,对外仍旧称作郢。同年,白起指挥的秦军又接连攻克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楚国险些直接挂掉。

十六年的时间里,白起指挥秦军大小百余战,把赵国、魏国、韩国和楚国挨个胖揍了一遍,居然无一败绩。死在他手中的四国将士,合起来竟达数十万之多,而秦国也得到城池一百一十余座,扩展疆土几千里。

如此辉煌彪炳的战绩,令整个秦国上下都不禁为之动容,秦王特意颁诏天下,给予白起最高评价——“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至此,白起获封武安君爵位,成为了大秦将士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

武安之威,名震天下。

面对长平地区胶着的战局,经验丰富的白起一眼便看穿了老将廉颇的图谋,他向秦王明确指出,此役胜负的关键,不在军旅,而在主将,不在前线,而在邯郸。

秦昭襄王乃是一代雄主,叱咤天下几十年,压着山东六国喘不过气来,所以当然同样老谋深算、思虑周详。他听白起这么一说,立马明白了对方话里面的意思。不过,他仍旧有些疑惑,当即向白起提了一个问题。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难道赵国真能放着廉颇这样牛掰的老将军不用,改换其他将领和战略吗?

白起闻言微微一笑,对秦王讲道,目前赵军所采取的策略无疑是非常正确,非常明智的,并且极有可能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只可惜,这个策略的主人是廉颇,而不是赵王。

打窝囊仗,老人能忍,年轻人却忍不了,尤其是现在秦军的总指挥是王龁,而不是他白起,所以年轻的赵王,打心眼儿里渴望能够凭借赵军的强大战力,一举定乾坤。

大王,您别忘了,九年前的阏与之战,赵国可是击败过我们的呀。

秦昭襄王听得不禁眉头大皱。白起说的没错,九年前,赵惠文王任命赵奢为主将,在秦军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旧选择正面硬刚,指挥赵军在阏与地区取得大胜。

那一仗,不仅让赵奢得到了马服君的爵位奖励,而且还大大提振了赵国上下的信心,从此不再把秦军视作不可战胜的存在。

当时吃了大亏的秦昭襄王,一回忆起瘀与之战就感觉头疼心痛,所以平时都是绝口不谈此事的。不过,眼下的长平大战更为重要,他经白起这么一提醒,顿时醒悟过来:你的意思是,现在的赵王想学他死鬼老爹那样,也风风光光的胜咱们秦国一次?

白起微微颔首,年轻人往往就是这么个心性,换成是谁都一样。

秦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老白,怎么着?你亲自上场操刀呗?咱们君臣联手,给他设个套儿?

白起闻言也笑了,我王,微臣一直就等您这句话呢。应对长平之战,臣有三条计策:一、让王龁再次发起猛攻,不惜一切代价,在场面上一定要占尽上风,给赵国君臣造成一种秦军正在不断取得优势的感觉;二、利用这样的战事局面,派遣细作潜入邯郸,散布消息说,王龁将军根本就没有把廉颇放在眼里,想打就打,想揍就揍。他唯一担心的,是曾经打败过秦军的赵国名将赵奢,以及那个比父亲更厉害的马服子赵括;三、在赵军丹河防线以西的丘陵山谷地带,派兵秘密修造坚固壁垒,形成一个广达三十里的环形阵地,只留东边的山口进出。一旦赵国中计,让赵括接替廉颇指挥,便让秦国兵马佯装溃败,引着赵军的主力直接追击到那里,最终陷入重围。

秦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