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情况了?赵括有办法成功突围吗?”
赵晶摇摇头:“我王恕罪。微臣不敢欺瞒君主,这次赵括大将军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嘶——这不应该啊?!”赵王眉头紧锁,沉声道:“据前线探报,秦军此番投入在长平前线的总兵力,最多也就是五十万上下,与我们差距并不多。不管他是利用地形优势,还是有什么奇谋妙计,终归需要分散兵力把守各处要塞。倘若赵括能够集中全军主力,猛攻一处,就算不计代价的拿人命去硬填,也可以冲出一条生路吧?”
赵晶道:“我王说的没错,只可惜,这样的打法和时机已经错过了。”
赵王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平原君好奇问道:“赵将军何出此言呢?”
赵晶不慌不忙的解释道:“倘若一开始被秦军围住,我们就倾尽全力朝丹水方向攻击前进,应该有很大机会返回丹水河东岸,背靠太行粮道,恢复之前两军对峙的局面。可当时大将军并没有立刻回师突围,而是仍旧猛攻对方严阵以待的空仓岭防线,等到察觉出情况不妙,再想掉头后撤时,秦军的主力已经陆续补充到位,以逸待劳、死守城寨,我们就算付出成倍的代价,也很难取得胜果。”
他略微顿了顿,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全军在发起总攻之初,只随身携带了五到十日的口粮,辎重补给线一旦被敌人拦截,很快就会出现断粮的危机。时间拖得久了,战士们吃不饱肚子,只能是越来越没有力气,别说拼死突围,就连自保都成问题。”
闻听此言,满朝文武官员不禁议论纷纷,差不多都是在低声抱怨赵括决策失误,以及替那四十万赵军将士担忧。
赵王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眼下有没有什么良策,能够解除危局呢?”
平原君赵胜此时已经接替蔺相如,正式担任了相国一职,作为百官之首,君王垂询谋划,他自然要率先回应:“启禀我王,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刻征调新兵,组织援军前去营救赵括;二是派出使者,联络魏国、楚国,以及齐国,请他们尽快出手帮忙。”
赵王微微颔首,接着又轻轻的摇了摇头,叹道:“长平前线集结了我们赵国大部分的兵力,现在再征调新军,还有什么人能入伍参战呢?难不成把老头和孩子也全都派出去吗?”
中尉蔡江试着问道:“可否急调北疆的兵马来增援?李牧将军麾下还有七万精锐铁骑啊。”
“唉,恐怕不行。”平原君眉头紧锁:“上个月北疆送来的战报,诸位应该都知晓的。原先呢,只有匈奴犯我边境,可是近来东胡也蠢蠢欲动,时常呼啸而聚,入侵我北部城镇。北疆军团的防守压力骤然增大,此时一旦被抽调回来,导致兵力空虚,很有可能会让这两支异族趁机作乱,造成更大的破坏。”
国尉杜卓沉吟片刻,说道:“老臣赞同平原君的看法。北疆的兵马绝不能轻易调动,否则边境一乱,等于两头都出了大麻烦,到时候顾此失彼,更难处置。”
“那你的意思呢?”赵王问道:“果真是要征调新兵吗?”
“恐怕只能如此了。各地贵族豢养的私兵武装,外加各个郡县内十三岁以上的男子,只要不是缺胳膊断腿的残废,悉数征召入伍!”杜卓的白胡子微微抖动,沉声道:“依老臣看,尽快召集整编新的部队,除了救援赵括大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防范秦军进一步的入侵,全力保卫国都。”
赵王不禁微微一愣,旋即又明白过来,讶然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次秦国真的有可能困死寡人的四十万大军,然后继续进兵邯郸?”
杜卓点了点头,语气显得非常凝重:“我王明鉴,眼下是不能不做这个最坏的打算啊。咱们即便在短时间内集结出新的部队,但如果想驰援长平前线,解救赵括他们,也只能通过太行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