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如何骂出水平来(2 / 2)

“我们经常引用到了一句话叫做‘风马牛不相及’通常我们理解的意思是和‘牛头不对马嘴’类似,大意是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但是有谁知道‘风马牛不相及’的出处?”张帆当然是早有准备。

如果找一些偏僻的知识点的话,怕是学生们也未必会感兴趣。

但是像这种一树梨花压海棠,亦或者张帆现在说的,风马牛不相及,这些都是平常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句子。

而张帆要的效果也出来了,基本上学生们对这句话,都很熟悉,但是要让他们说出出处,却真的难倒了他们。

“有人知道为什么是‘风’马牛不相及,而不是其他呢?”张帆又抛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仅学生们,连很多听课的老师,都有些懵。

“还别说,这句话我们平时用的时候,教学生的时候,都只是说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指的前言不搭后语,可是乍然问出处,还真的有些懵。”

“纪老师,给大家说说呗。”

“是啊,纪老师。”

“呵呵,说起来,这句话如果按照字面上直译的话,大概也能算的上是古代的粗话了。”纪言的话却是让其他老师都有些愕然。

而这个时候,张帆,也笑着对学生们道“这句话引自《左传?僖公四年》中:“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

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形容当时齐楚相距很远,毫无干系,就如同马与牛即便走失,也不会到对方的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咳咳,当然了,还有一种解释是,走失的意思”张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