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晶莹剔透的眸子闪烁光华,如春风般温润,望向卢旭。
“兄台好志向,吾辈读书人,自当百舸争流,力争上游!”
卢旭微微拱手,“在下不过轻狂之言尔,让兄台见笑了。”
“兄台年少大志也,有何见笑,小弟在这预祝兄台榜上留名了。”
对面舟上的白衣少年微微笑言,然后继续俯首抚琴,悠扬的琴声缓缓流出,柔美恬静,舒软安逸。
卢旭也不在多言,立于船首,轻闭着眼睛与琴音同游物外。
哗啦~
不知何时,小舟停了下来,船娘柔柔的声音响起,“公子,考院到了。”
睁开双眼,琴音已散,一旁舟上的少年早已不见踪影,卢旭付了船钱,在船娘柔柔的谢声中,整理好身上的白儒衫,下船上岸。
天还未亮,青穹上繁星点点,摇曳光华,垂下如丝线。
堤岸上是绿柳依依,桃红染色,香气馥馥。
考院之前,可见得执戈甲士,十步一岗,和县试不一样,考院门口耸立着大易王旗,随风猎猎,金龙眼中隐隐淡紫,使人不由肃穆。
院前广场上,已经赶来不少童生,密密麻麻,足有数千人。
他们成群,凑在一起,或是猜题,或是琢磨考官,或是畅想中得秀才后的书院生活,意气风发,指点河山。
从容而自信,胸有诗书气自华,武陵郡文风之盛,从参加院试的童生们的气质中就可以看出。
卢旭看了几眼,找了个安静之地坐下,闭目养神,保持精气神最佳状态。
轰隆!
不知过了多久,紧闭的武陵学院院门大开,十六名甲兵率先走出,分列两旁,黑衣黑甲,手按腰刀,神情冷漠,目光森然。
一个身形消瘦的中年书吏踱步而出,轻嗽一声,开口道“本郡八县,按县排队,不得喧哗!”
大易立制,科举在本地文院举行,县学称学社,郡称学院,省称贡院,中央称学宫。
武陵府学院迭经修葺,自有体制,凌晨寒气凛凛,星光下甬道总有八道,都有木栅栏拦着,考生提着考篮,排队等着。
卢旭找到了自己沅陵县县栅,只见一群人黑压压站着,手里提着灯笼走了过去。
“蓬蓬蓬!”
闷鼓而响。
鱼门缓缓打开。
身形消瘦的中年书吏再次开口道“拿好自己的考牌文书,开始点名入场。”
“张三。”
“李四。”
“王二麻。”
声音不大不小,但吐字如钟,整个广场上等待的数千童生都能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