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排不上名的也不适合她这种已经脱离新人范畴的去参加了,不然说不好还会被人认为她过气了。好在后来无意间签下姜捷之后,那些口碑不错适合新人的节目可以让她去参加了,不然那些小节目和地方台指不定就会认为华清工作室耍大牌呢。
而现在华清工作室直接把那已经过气快一个世纪的黑胶唱片搬出来,任谁都会觉得肯定扑街他们自然要在背后好好看看笑话,顺带也能给刘桦打个电话冷嘲热讽一下。只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销量销量居然会这么好,一开始的两万张瞬间涅槃随后马上开了限时三天的预售,数据奔着百万飙升,这一下震惊了所有人。
尤其是那些靠流量明星的娱乐公司和经纪公司,他们不会去关注李清妍的实力,因为在他们看来你有没有实力无所谓能挣钱才是最主要的。现在这种复古的黑胶唱片都能卖接近百万张,羡慕过后也瞬间惊觉这事有搞头。一张唱片的成本最高能达到一两百量大了就直接能压缩到五十块钱以内,这三百块卖一张利润兼职爆表好不好?
以前他们这些公司确实没考虑过黑胶唱片,毕竟现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们更习惯网上下载,实体的东西本就不好搞了更何况黑胶唱片还需要唱片机才能播放。但是在看到李清妍这张专辑的销量后他们心动了,别的不说自己旗下的那些流量明星那些哥哥姐姐的那个手下没有一些死忠粉?在让粉头煽动一下这购买量绝对不会比她低。
至于这接近百万人不一定或者说大部分都没有唱片机这事娱乐公司也心里清楚,但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只要粉丝们买唱片就行了听不听那可不归他们管的。更有甚者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弄些配上唱片机做成典藏版的,限量销售同时又能赚一波唱片机的钱和给唱片机厂家代言的钱。
这一天可以说让所有的娱乐公司都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纷纷让自家的策划开始商议该如何效仿的华清工作室搞黑胶唱片了。有些行动快的已经开始准备专辑和歌曲了,就想趁着这波热度立马捞一笔。
娱乐公司们忙碌着,微博以及各类社交平台也开始对华清工作室的操作开始议论纷纷起来。一开始所有人都相信或者从来没想过黑胶唱片会大卖,毕竟第一批两万的数量他们也都通过李清妍的微博和知道了,这数量明显就是她自己也不看好这外人就更加不看好了。
可这一上午接近百万的销量着实打了所有人的脸,不过网络上的事情被打脸被翻转什么的太正常了,没人会过度在意也没有那种闲着无聊的人为了这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事情去打个赌什么的。
本来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在感叹流行是个圈的时候,突然有人提出“不是这么多人肯定不会人人有唱片机,这次大卖也绝对是华清工作室和李清妍对粉丝们的忽悠。”的言论来,瞬间就出现了“粉丝冲动消费”以及“忽悠粉丝消费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可以定性为诈骗”的热搜。
但是这两条热搜也不过就在微博上挂了一会儿就被限流了,当然不是华清工作室的操作毕竟李清妍和刘桦的为人肯定不会搞这些的。主要还那些看到商机的娱乐公司们,他们还指望着也靠黑胶唱片捞一笔甚至捞很多笔钱呢,怎么能让人砸了饭碗?有大量资本的介入这些言论最终也只能在一个特别小的圈子内传播,影响虽然有可却微乎其微。
不过哪怕只是上了一会儿的热搜一直盯着销售网页和微博的胡一曼以及会计张秋颖看到了,这种可以说是比较不利的言论自然是第一时间告诉了李清妍。
直播挪到晚上的李清妍在听完之后放下了手中正在学习的书,点上颗烟思索起自己这到底算不算煽动粉丝算不算诈骗。钱这种东西是人都喜欢她也不例外,但有些人为了钱可以放弃一切原则和底线甚至违法犯罪,她却一直保守着自己的底线。不然也不会强迫自己去学习充实自己,她希望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都对得起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