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所以他也想做到汉朝同样的事情,那就是陵邑制度,强迁富户地主,但是时代不同做法也就不同了。朱元璋要求不高只想把地还给农民,把国家经济还给中央!
不管什么做法,事情要做的话,那就不得不面对地主的反扑,这就需要军队,需要大规模驻军地方,这就是大明和宋,元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面对士绅的问题!
有了军队还不行,五代的教训历历在目,就是因为不能保证军队是姓朱的,这个时候朱家皇子就登场了,帮助他收天下之军权,保证整死淮南军事集团后不会有动荡!这就是明朝大肆封王的原因,刚开始就是作为朱元璋的一份助力所用的。
下面的问题就简单了,经济问题解决,军事问题解决,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是清剿豪绅和淮南功臣的时候了,但是朱允炆知道地主是剿不完的,在生产资料要土地里发掘的时代,所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贫民最后都会走向地主的道路,继续去剥削以前和他同样的贫民。
朱元璋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已经试过了,他下了大决心打掉他们,但是未来他的敌人却是这些他现在保护着的贫民,到最后怎么杀都杀不玩。
朱元璋开始做下一步准备,他需要一位接班人来继承他的意志!因为他老了,士绅们也开始蛰伏起来,想找到也更加不容易,无巧不巧太子朱标这个时候死了,后来朱棣前面的哥哥们也一个个开始去世,到他的时候作为老四的他已经是朱家的老大了。
朱元璋考虑过朱棣,但是被文臣劝阻,加上考虑到太子朱标培养了这么多年,手下的势力已经不弱了,这个时候换太子,国家又要脱一层皮加上他也确实已经老了,折腾不动了,就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到了这一步朱元璋要考虑的就是朱允炆的顺利接位,要保证这一点能依靠的只有自家人,所以朱元璋永远也不会去削籓的,谁主张削籓谁就是他的敌人,就是为富不仁的地主余孽。而且朱元璋不但不削籓还要尽可能保持现在朱家的老大朱棣的权威,因为他是留下来保障朱允炆继位的助力,保证朝廷不会出现奸逆。这也是朱棣起步的大义所在。
而且为了保证朱棣能乖乖听话还留下了一道暗棋,那就是刚刚开始就被历史上的朱允炆当做敌人的各地籓王,这些是留下来制衡朱棣的,燕王在各地籓王的重重包裹下难有作为,这就是千古一帝的智慧,只不过被建文地败的干干净净,从一开始就走错路了!
朱允炆想起了历史上朱棣起兵后各地籓王的反应,在他逼死谷王后各地籓王却没有倒向燕王,唯一的一个宁王还是被他用诈降骗取领地后胁迫而来的。
这么一想朱允炆对接下来的诸王会面也更加有信心了,这明明就是自己自己人嘛!这些叔叔确实应该要好好奖励奖励了!
成!那就奖励他们被夺走王府卫队吧!
朱允炆暗暗想到,虽然说是太祖皇帝的安排,但是不代表着他就要必须按照步骤走下去,他没有太祖的威望,这些叔叔们永远也不会服他的,再加上他们手里有兵,朱允炆作为一个皇帝实在坐立难安!
而且他们虽然没有投靠朱棣,但是,不是也没有帮助他朱允炆吗!作为一个太祖子孙手里还有兵马,这怎么能行,朱允炆疯狂摇摇头,这是不可能同意的!
他又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陈迪的发难绝对不是孤例,文臣们欲壑难填,想要安安静静的发展威望是不能了。
既然形势转变,那就势必不能按照原计划来对付这些籓王了。王府卫队要夺,叔叔们要打压,因为和他是不会在一条心的,也没有信任感,不然这一次也不会想着进京来的,还不是怕他像历史上一样去削籓。
既然这样,叔叔们不服他,对他没有信任感,但是这不代表着他们的下一代也是这样啊!朱允炆摸摸下巴想到,这些都是他朱允炆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