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又发财了!(2 / 3)

行礼连连拱手,“卫夫人有礼了!这终于见到您了,您家这络子和布包可是不得了呀!除了这镇上,连县里都专门有人来打听来订货呢!”

卫姜氏连说不敢当,当即还过礼又款款坐下。

“我这里新近也建了一个小绣坊,就叫‘喜岭卫绣’,之前同应大娘签了契,这吉水镇出的货倒是都包给了她。以后要多多仰仗应大娘和吴老板支持了!”

“是这样呀!”吴老板左手往右手里面一锤,似是很懊恼,“倒是我得知消息太晚了!”

略一思忖,吴老板又说,“不过可以这样,这吉水镇的铺子我就从应大娘这里拿货了,但是其他地方的我可以直接从卫夫人这里拿货吧?”

“这是当然,只是咱们也得签个契书方可做数。”

“那必须的!”吴老板一见卫姜氏应承,顿时复又高兴起来,当下定了第二日就去喜岭,一定要登门拜访,尽快签订契书。

随后,吴老板软磨硬泡地从应大娘处拿了二十个包包,一百个络子,付了现钱,喜滋滋地赶回自己铺子张罗去了。

门外还是热闹至极,大家连午食都来不及吃。

因为这些络子和布包卖的极好,连带着七彩绣坊的其它货品也一同热卖起来,把个应大娘乐得见牙不见眼的。

这才到了未时三刻,货架上的就都换了两遍了,只剩了一个箱子的货品。应大娘这时就想捂住了不卖,撑着等晚上。

可是旁边等了半天的客人哪里肯,都说着要急着买了回去送人,把个应大娘弄得也没办法。

转念一想,这销路反正是已经打开,日后还怕没人上门吗?索性早点卖完早点休息,今天镇上热闹,自家也可以去逛逛不是。

这样想着,应大娘就交代伙计们放开手卖去吧!

此刻,老先生已经握不住笔了。齐哥儿自告奋勇换了他在一旁看着自己来记账,有模有样工工整整地,老先生不时点头称赞。

购买的人群一直不见少,络绎不绝的反而好似更多了。

岳哥儿和众伙计打开了最后一个木箱,跟齐哥儿和老先生对了货,就立马上架开始吆喝。

围在内圈的都知道这是最后一箱货了,生怕自己抢不到,不管不顾地也不细挑了,赶紧交钱指着一个就叫伙计去取。

这样速度就更快了。

申时刚过,外面的货架上已是空空如也。

伙计们终于一屁股坐在地上,简直要累瘫了。

齐哥儿揉揉有些发酸的手腕陪着老先生进来了。

应大娘接过账簿,匆匆扫过几眼,喜形于色眉飞色舞地花枝乱颤着朝卫姜氏唾沫飞溅,朵朵嫌弃地悄悄移步,站到后面。

“可发大财,可发大财了!”

卫姜氏已经知道这次必定是收获不少,也笑着高兴地应到,“多亏了大娘您辛苦操办!您受累了!”

众人围坐在圆桌边,老先生喝了杯茶润润嗓子,就开始仔仔细细地算账报账。

卫姜氏前后一共拿来了四百九十个络子,基本售价在30到60文一个。老先生拿起算盘劈劈啪啪打了足足三刻钟才得出总价一万七千八百二十四文钱。

男士挎包共三十八个,基本售价在350到700文一个,又过了一盏茶工夫,老先生得出结论,总价两万一千六百九十文钱。

男士双肩包共二十六个,基本售价在450到900文一个,总价一万九千九百二十文!

女士挎包五十五个,因为刺绣活儿多,绸缎也贵,基本售价在650到1100文一个,总价五万六千两百文!

儿童双肩包共二十九个,刺绣活儿随也不少,但是布料少而便宜,因此基本售价在250到400文一个,总价九千八百七十五文。

朵朵早就走到了老先生旁边,看着他的账簿,柒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