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孩子们授授课,讲讲学,他真是乐意之至!
朵朵叫柒柒趁机检查一下老爷子身体。收缩压139,舒张压88,正常。
吴老爷子和卫二郎坐下谈话之时,朵朵凑上去又给老爷子搭了一个脉,脉象平稳有力,确实好了许多。
朵朵说恭喜吴家爷爷身体大好呀!
老爷子顿时开心不已,“那都是你的功劳啊!这头痛症看了有几年了,都没啥大用,可吃了你这小娃两天药可就有了不同。其亮有女如此,福气呀!”
这会儿功夫,老爷子已经唤上了卫二郎的字来。
接着又谈到了吴家因疫病全家被关押隔离一事,吴老太爷一脸担忧和无奈。
待得朵朵说到自己的老师给了方子,她今日便去县里想法进去治治看,不由大喜过望。
卫二郎眼中却是难掩的担忧,他是怕小朵朵涉入太深,自己反被传染。然而她立志从医,大义之心卫二郎还是有的,就只能暂且按下心中的忧虑和不安。
吴老爷子从屋里拿了个信封出来,交在吴文杰手中,说是要他陪着朵朵到县里,如果找不到门路就到这里投拜帖上去。
一行人辞别吴老爷子回到宅子,朵朵回房间取了些东西,就和吴文杰、齐哥儿、岳哥儿一同连早食都顾不上吃匆匆上路了。
最近正值农忙时候,卫阿蛮每日里随卫大郎卫三郎忙活着地里,着实抽不出空来。好在在村头等上个一刻钟,就有李大壮赶着他那头老牛车出来了。
卫姜氏从卫二郎这里大致听说了,不由眼眶一红,坐在桌前竟是默默落泪。卫二郎也长长叹了一口气,将双手搭在她的肩头,也不知说什么好。
只听得,卫姜氏过了一会儿低声说道,
“也罢,这个丫头就是个主意大的。你生病那会儿危急得很,倒是她碰巧医治好了你。如今听你说她又拜了仙人一般的老师,想是一定能逢凶化吉的了。”
卫二郎连连称是。
“你瞧她最近又轻松治好了吴家那三个哥儿的伤,竟还治好了吴老太爷多年来看不好的头痛症。咱们就相信她吧,她一定没事儿的!”
早食后,卫姜氏带着芸姐儿和莲姐儿早早去了绣坊忙活。
吴文安等人不能随朵朵去县上,呆在后院儿便帮忙打扫。最近鸡窝那里和药圃里竟都留不下什么活儿给葵姐儿、堇姐儿和虎子了。
看见卫姜氏她们过来,吴文安和吴大勇连忙行礼。
早上听卫二郎细细说了吴家的遭遇,知道他们的确是书香门第之后,卫姜氏对他们便也正视了几分。在门口站住身子与二人寒暄了几句。
吴文安对答之间说道,“卫夫人每日这般匆忙,可是绣活儿任务太紧了?”
卫姜氏点头,“最近确实有些忙不过来。不瞒吴家公子,朵朵出了很多花样子和主意,我‘喜岭卫绣’的名声也打了些出去,如今订单不断,可就我和芸姐儿、堇姐儿这三人,实在是忙不过来了。虽然宋大娘每日下午来帮衬一些,可还是有些吃力呀。”
吴文安想了一下,突然弯腰深深一拱手,
“卫夫人若是信得过我,给您推荐一人如何?”
卫姜氏一听来了兴趣,就招呼吴文安坐下慢慢说。
原来吴文安有个亲姨母,据说特别擅长针线,寡居多年,靠做绣娘为生,十里八村儿的也颇有些好名声。
“若是卫夫人有意,我便去请姨母过来一见可好?”
卫姜氏自是闻言大喜,这个徐孟氏慧娘的名字她在镇上也是听应大娘说过许多次的。据说是个命苦的,嫁过去没多久,丈夫就去了。她自己伺奉公婆尽心尽力一直送老,颇得邻里夸赞。她在七彩绣坊这里也经常接些绣活儿回去做,在应大娘口中除了卫姜氏就是这孟慧娘的手艺好了。
趁着今日吴文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