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八章 父子再见,阴阳两隔(1 / 2)

赵王薨天,灵柩入城。

当然得风风光光。

然后……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以应天为中心向整个大明疆域扩散,至于赵王薨天的原因,各说各样,主流说法是战死沙场和卧病不治。

应天行部在懵逼了一阵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藩王薨天,这个皇家葬礼必不可少。

而应天这边因为没有宗正寺的人,所以行部这边准备事情难臻完美,一些细节方面的补充,还是需要向朱棣请示。

问题在于迫于人才压力,顺天皇宫又在收尾阶段,所以行部没有左右尚书,只有一位行部左侍郎在主持大局。

而这位行部右侍郎李庆,其实资历很浅。

洪武年间的进士。

现在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但出任实权官职很少,以前一直在工部,黄福和郭资从行部调到其他地方,黄观去了鞑靼撒儿都鲁后,李庆便来行部担任右侍郎。

能力倒还不错。

反正行部这边的事情,他做得无功无过。

办事就是一个字稳。

是以得知赵王灵柩入城后,李庆本着不得罪朱棣的想法,按照一位藩王的最高礼仪开始办事,尤其是选墓址一事,分外谨慎。

做事归做事,包括李庆在内的行部所有官员,都觉得要变天了。

官场上的人没几个愚蠢。

长平那边的不对劲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好了,藩王朱高燧死在长平,接下来只怕黄昏也要遭受牵连,同时恐怕时代商行也要被清算。

一时间行部这边参与到时代建筑的官吏们忐忑不安,深空投资到时代建筑里的钱打了水漂——暗涌之下,几乎整个行部都在希望黄昏能度过这个难关。

这就是所谓的人心。

为利所驱。

……

……

皇宫内,朱棣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默默的坐着。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唢呐吹不出的悲伤。

朱棣坐在那里,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

他什么也不愿意去想。

也不想动。

就想一个人这么安静的坐着,在这一刻,他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这整个世界,他就只是坐在寂寞里的一个丧子的父亲。

一个小内侍匆匆赶来,低声对康宁说了几句。

康宁挥手示意他下去。

看了看房子,还是决定不打扰陛下。

得等陛下自己走出悲伤。

屋子里,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棣的思绪和灵魂才重新回到躯体内,思维开始转动,他终于想起来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他不仅仅是朱高燧的父亲。

他还是大明的君王。

他的悲伤在国家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必须从悲伤之中脱身出来,解决接下来的一大堆事情的同时,给三儿子一个交待。

于是朱棣在悲伤之中复盘这一次的长平事件。

三儿子已经死了,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怎么死的,还需要查证。

当下的事情,是怎么安排老三的葬礼,让老三走得不那么凄凉,而现在已经开春,气温渐渐升高,没办法将老三的灵柩运到顺天或者凤阳去,只能在顺天找一个好墓址。

在顺天举办葬礼的话,在甘肃那边的老二朱高煦得回来,还得让人把应天的赵王家眷送过来,而妻子徐皇后也应该来看看。

一想到妻子,朱棣就越发悲伤。

这事如何给妻子开口?

但不论怎么说,这个事情必须得面对,之后便是给老三的死一个交待必须彻查,老三是怎么死在长平的。

我朱棣的儿子,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所以在开始审查之前,黄昏都得一直呆在锦衣卫的诏狱之中,那么长平那边需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