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火铳这种远程杀伤武器。
战事立即呈一边倒。
在朱瞻基的指挥下,大明九千多儿郎分成三股,一股三千人左右,由朱瞻基亲自率领去追击科儿失的骑军——这比较麻烦,因为对方也是骑军,而且双方还有一段距离。
但并非没有战功可捡。
敌军的战马已经冲锋了一次,体力上劣势于大明战马,只要这么追下去,迟早是会被撵上,不说全歼这八千骑军,加上之前的杀伤,这八千能有三千人活下来,就是侥幸。
另外一边,朱瞻基指定的两名指挥,各率领三千人左右,一左一右去追击敌军的步卒——这也有点难度,因为敌军步卒根本没来得及投入战场,撤退的时候还呈完整阵型。
不过随着撤退的距离增加,加上大明骑军进逼带来的威胁,这两万多骑军的阵型很快就乱了。
行军保持阵型很考验主官的能力。
而撤退更考验领兵者的能力。
什么前军变后军,在这种溃败的撤退下,都只是纸上谈兵——士卒的军事素养没有那么高,也没那么整齐。
只要有一拨人乱跑,很快就会带动所有人乱跑。
所以两万多人,很快变成了两万多遍野的猪,没了章法,自顾着不要命的逃窜,而他们这样的撤退,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从迈腾到后方中军,尚有三四十来里路,而这三四十来里路,全是平原。
步卒要跑这三四十来里……
很难。
但对于骑军而言,简直就是杀猪场。
所以两名指挥各自带着三千人,在抵近敌军的腹背之后,也不急于去冲撞,而是慢慢的跟随在后面,不断的用火铳射击。
这就是战术。
尽可能的降低己方的战损,利用火器的威力减少敌军的兵力,在敌军将要逃到中军的支援距离前,进行一次撞阵收割敌军,最大化追击的优势扩大战果。
然而战争很难呈现最完美的局势。
在被大明骑军撕咬在屁股后面,短短一两里路,用火器收割了两三千人的性命后,科儿失麾下的一个千户终于反应过来。
这样下去,搞不好在中军支援之前,会死伤过半。
必须阻击。
而且就算是这样逃回去,也可能会被军法处置,横竖不过一死,不如一搏,这位千户立即停下,转身拔刀,一番鼓舞,竟然让他身边的人不断的停下,然后准备迎击大明的骑军。
这是准备以死来给袍泽争取撤退的时间和空间。
不得不承认,这位千户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