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儿太监心头一颤,松了口气,看陛下这情绪,黄指挥应该是做了什么事情,让陛下龙颜大悦了,很有点高兴。
毕竟宫外之人,狗儿对黄昏感情最好。
于彦良和许吟低着头对视一眼,暗暗叹服。
在来顺天时,黄昏说过,朱棣看到章折时,估计会勃然大怒,但看完章折后的附件,会转怒为喜,你二人就准备领赏罢。
当时两人不信。
总觉得是风潇兮兮易水寒。
陛下一看,哟,你们伪造国书啊,这么重的罪,先砍两颗人头,让朕泄愤一番,然后再来慢慢砍你黄昏和徐辉祖等人的脑袋。
没想到真被黄昏算准了。
那句“勿谓言之不预也”,对大明天子就这么有杀伤力?
朱棣自知失态。
重新坐下,沉吟着说道“章折中说使团遭遇安南叛兵,但并没有说详情,你二人可知当时情形,我大明使团损伤若何?”
当日没参战,但目睹了全部过程的许吟二人立即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朱棣听得热血沸腾。
忍不住赞道“有辉祖在,他日亲征漠北,朕也能宽心闲暇不少了,你二人没去参战是正确的,保护使团众人,责任和功劳并不输给辉祖。”
许吟和于彦良大喜。
这就有功了?
挥手,“论功还是论罪,待朕回到应天再说,你二人先行退下罢。”
待许吟两人退下,朱棣对狗儿道“去把两位行部尚书唤来,朕有事交代,另外,着人准备,明日启程返回应天。”
狗儿立即去办。
朱棣又看了一遍黄昏章折附件里的国书,暗暗颔首,不错,这封国书应该是出自黄观之手,用辞遣句无可挑剔,确实大才。
尤其那句“勿谓言之不预也”,端的是让人惊艳。
郭资、雒佥两位行部尚书还没到,朱棣坐在书房里陷入沉思,如何救黄昏等人,这是个麻烦事,毕竟伪造国书论罪极重,自己若是不严厉追究,无法让朝堂臣子信服,失去天子威仪的话,上行下效,以后怕还会再次出现。
心中一动,对门外的内侍道“去,将大殿下召来。”
老大回到顺天后,身体养得不错,加上媳妇儿王妃张氏回来后操办了一场小型选秀,深得朱棣欢心,又有黄昏朱瞻基陪伴膝下,朱棣近来对朱高炽柔情了点。
终究是父子。
两位行部尚书先到,朱棣将黄昏的章折和附件丢给两人,“看看罢。”
不出朱棣意料。
当两人看完附件后,都是拍案惊呼,为那一句“勿谓言之不预也”感到惊艳,对黄观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朱棣笑道“两位爱卿,觉得此事如何解决为妥?”
雒佥和郭资知道陈天平和裴伯在顺天。
郭资闻言道“从规矩上来说,使团主使三人,徐辉祖、黄观和高贤宁,以及策划伪造国书的黄昏,都应重罚,砍头悬尸午门丝毫不为过,不过深究下去,使团伪造国书,是因为知道了胡汉苍父子篡国的真相,也因为知道了陈天平到了顺天,所以他们预判到了我大明王朝接下来针对安南的政治对策,于是伪造了这封国书,从某方面来说,完美的表达出了陛下对胡汉苍父子篡国的态度,也表达了我大明王朝对此事的态度,更是节省下了第二次出使的成本、时间,为我们布局争取到了极大的空间,亦是大功一件。”
雒佥也颔首,“臣以为然。”
朱棣面带笑意,“这么说,是将功折过?可这功再大,也抵不过伪造国书之罪,朕就算有心饶他们一命,也拗不过满堂臣子。”
适时朱高炽在内侍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进来,行跪礼。
朱棣心情极好,挥手,“起来罢,狗儿,赐座。”
儿子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