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谁当内务府大臣?(2 / 3)

回到明朝做昏君 纣胄 4449 字 2020-04-12

于王安这个人选,他们感觉倒是不错,没有理由反对。

至于说太康伯张国纪,这个人是皇后的父亲,可是能力不一定怎么样,甚至不太好。

要知道太康伯从来没有做过官,不过就是一个监生而已,家里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产业,可以说他根本没有能力管理内务府。

太康伯这个人是最不合适的人选,可是陛下就是选了他。难道陛下不知道太康伯没有这个能力吗?

这是不可能的。

在场的几个人自认为对陛下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陛下,他不可能不知道太康伯干不了这个,可陛下还是把太康伯给送上去了,那这里面就有事情了。

难道仅仅是因为宠爱皇后?

要知道这段时间陛下和皇后感情甚笃的传言可不少。一旦牵扯到了感情,尤其是少年天子,就让韩礦孙承宗他们几个有些拿不准了。

“臣觉得陛下做主就好。”徐光启先开口说道。

这一下其他几个人又有些发愣了,转头疑惑的看向徐光启。

这个问题是徐光启先提出来的,也是他第一个提出赞同的。他们总觉得事情怪怪的,这里面应该有事情。

可是看徐光启的样子,是不可能把这里面的事情告诉他们几个的,所以他们也就不用开口问了。

不过徐光启已经开口赞同了,其他几个人心里面也明白在没有搞清事情的内情之前,贸然的发表看法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于是孙承宗开口说道“臣等也没有意见。只是关于成立内务府的事情,还是要和朝臣们商量一下。”

虽然孙承宗是这么说,但是在场的人谁都没有在意,包括他自己。

一件内阁达成决定的事情,皇帝也同意了,下面的人基本没有反抗的余力,他们能做的无非就是上一些题本弹劾。

可是上去的题本内阁甚至都可以不往上送,即便是送上去了,朱由校这个皇帝也可以留中不发。

朝廷如果产生大规模的矛盾,那么必然就是皇帝和内阁之间出了问题。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其他的人没有什么办法。

就比如嘉靖皇帝和大臣闹大礼仪之前,他的圣旨几次被封驳,就是内阁拒绝将皇帝的圣旨下发。

在大明朝,皇帝的圣旨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比较重要的就两种,一种是中旨,一种是圣旨。

中旨比较简单,就是皇帝下的,司礼监写的,不经过内阁,然后由太监们去宣旨了。这种中旨,文官是可以拒接的。

当然了,不是皇帝允许他们不接,而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的,玩的就是一个特殊。

除了文官之外,其他人就不行,尤其是武将是没有权力拒绝中旨的。如果他们拒绝,那就是抗旨,这个罪名可是十分严重的。

除了中旨以外,剩下的就是圣旨了。

这个就比较重要了,通常都是关于朝廷的事情。皇帝如果让内阁拟旨,那么就会加上内阁的印章,到时候再传令下去,这就会成为一道圣旨。

但是如果不经过内阁,那就只能是中旨,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内阁不同意呢?

这就有了封驳。就是皇帝的旨意,到了内阁之后被打回来了,没有人会尊崇,就没有办法形成圣旨。如果你发中旨,下面的人还是会拒绝。

所以如果皇帝和内阁的意见不同,甚至爆发了矛盾冲突,那就是大事情。

但是如果皇帝和内阁的意见相同,那么下面的人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现在这件事情,皇帝已经和内阁大学士们商量完了,也就是说内阁和皇帝达成了意见一致,下面的人只需要听命执行就行了。

如果下面的人想要反对的话,也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