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石桌旁。
赵祯和石小凡还有葛老汉坐在一起,那些群臣只能眼巴巴的站着了。
葛老汉看出不对,来的人都是一群老头子,看他们穿的破烂,可怎么看也不像是穷苦百姓。
好在石小凡特立独行惯了,大概葛老汉也知道这位小公爷总喜欢弄一些稀奇古怪的花样,也就没有在意。
“这位是赵六公子,东京城的王爷。”石小凡介绍着。
葛老汉一听慌忙站起来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原来是王爷驾临,小人有眼无珠,还请王爷不要见怪。”
赵祯摆了摆手:“老人家无需客气,快快走下吧。”
这可是京城的王爷,葛老汉看了看石小凡,石小凡冲他点点头,他这才敢坐了下来。
自太祖太宗立国,赵氏皇亲开枝散叶。东京城王爷遍地走,皇亲多如狗。是以石小凡这么一说,葛老汉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况且大宋朝京城的王爷掌握实权的并不多,看赵祯年纪轻轻,有可能是出来贪玩的。
赵祯问道:“老人家,你家种了几亩地?”
葛老汉叹了口气:“三十余亩吧,不多。本来我与儿子父子二人种着。后来我儿子去了小公爷的矿上,这地就剩下我自己种了。唉,老了,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三十亩地,不要被这恐怖的数字吓到,其实这属于地少的了。
自唐朝起,官府分给百姓的田地是按照每口人二十亩永业田计算的。
对我们现代来说,一口人二十亩地简直不要太恐怖,一口人的地就养活了一家人的节奏。
其实不然,古代的粮食产量极低。低到什么程度呢,一亩地产稻米一百余斤。
这就等于,十亩地顶现在一亩地的产量。这还不算,因为没有化肥。这些土地不能每年都种,你需要种一年作物,养两年地。
也就是说,这一亩地第一年你种了粮食,第二年和第三年就不能种了。你得养地,待两年后地里的养分恢复,你才能再次耕种。
为什么古代地广人稀,却还有这么多失地农民,这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三十亩地,对于葛老汉家来说,温饱都不够。
三十亩,赵祯对这个土地概念还是了解的,他又问道:“老人家,你们每年交给官府的赋税高不高?”
葛老汉一愣,他看着石小凡,显然不敢说。
石小凡冲他点点头:“没事,你尽管说吧。这西山地界上,还没人敢来找你麻烦。”
这句话霸气,石小凡是什么身份。卫国公府小公爷,在东京城都是横着走的人物。他既然答应了,自然就会罩着自己。
有石小凡撑腰,葛老汉登时理直气壮起来,当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高,怎么不高。这老百姓一年到头种的粮食,还不够缴税的。”
赵祯一惊:“朝廷不是规定,亩税一斗么?”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措施是降低田赋的税率,先规定十五税一,后又减至三十税一,并成为以后汉朝的定制。“三十税一”制度前后执行了353年之久。
三十税一,才能使农民真正的得到实惠,真正做到百姓休养生息。
而宋朝实行的是不管一亩地你收入多少,都必须缴纳一斗米的赋税。
宋朝的农业税税率,按照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亩税一斗者,天下之通法。”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宋朝的农业税计算方法,是每亩田地不计产量多少,统一只征收一斗米的税。
也就是说,如果亩产为一石米,那就是十税一(税率为10);如果亩产为二石米,那就是二十税一(税率为5);如果亩产为三石米,那就是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