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要去祭祀大唐关中十八陵,这可是件大事。为彰显恩德,朝廷决定对皇陵进行修缮,同时还会派兵驻守,以防盗墓贼猖獗。
实际上,这也算得上是为后世开例。说句不好听的,将来赵家大宋王朝被人取而代之的时候,改朝换代的王朝也会继承这个传统,祭祀保护前朝皇陵。
唐代帝陵分布于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即关中十八唐帝陵。
唐代帝陵依山为陵,气势雄伟,呈扇形环绕在京都长安周围,和长安城以及宫殿群一起构成全国等级最高、密度最大的唐代文物、文化遗址。
当然,赵祯不可能一一去祭拜,像是中晚期的几个帝陵,没有什么意义。能祭拜的,只有昭陵。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世所敬仰,唐代吴兢著的《贞观政要》,为不少后世之君学习的榜样。
包括赵祯还有高丽的国王王亨,都对《贞观政要》推崇备至。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这本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李世民的执政方针,对赵祯影响颇大,尤其是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政策方针,赵祯每每思及,都不禁悠然神往。而李世民的包容胸怀,谏臣敢直言,武将不怕死,更是让赵祯佩服。
赵祯实际上也是这么亲力亲为的,纵观宋仁宗赵祯这一朝,几乎涵盖了北宋时期的大多数名臣。“为人君,止于仁”,有宋诸帝中,赵祯在位最久,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仁君。
造就了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包拯等。当然,少不了我们的败家子石小凡。
石小凡真的得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有赵祯这样的皇帝。明君造就名臣,同样的名臣成就明君,这个都是相辅相成的。
吏政的清明,也会造成文化的昌盛。文学界,“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位为北宋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全都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唐诗宋词为中国古典诗歌并峙之两大高峰,后人习惯将宋词分为豪放词、婉约词两大流派,执豪放词之牛耳者。
苏轼苏大学士,执婉约词之牛耳者,柳永柳七官人“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不管是苏学士,还是柳郎中,都是赵祯时代的一流诗人。
学术界,宋代可谓百家争鸣,形成关学、濂学、朔学、洛学、蜀学、新学、象数学诸流派,而这些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全都生活在宋仁宗朝;著名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全是活跃于赵祯时代的大学者。
科学技术上有王惟一、钱乙、燕肃、毕昇、沈括、贾宪、苏颂等。正如苏轼所说“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孙,赖以为用。”而明代李贽更认为仁宗一朝,“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赵祯这个时代的人才之盛,历史上似乎没有一个朝代能与其比肩。马屁拍的差不多了,咱们来说点正事。
朝廷这次是浩浩荡荡,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