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问题很严重,上下齐贪。因为县令关恩泰的愚蠢政策,主簿、押司、录事史、佐史,孔目、曹司、书吏、令史、主事、都事、知印、虞候、堂吏、勾押、都头、公人、书手、典库、吏典、贴司等等,无不大捞特捞。
全县百姓的粮食被搜刮殆尽,按照关恩泰的要求,隔日按照人头分发口粮。于是下面这些人开始作威作福,肆意克扣威胁百姓。
有的百姓实在过不下去,只好沦为流民。
就连衙门几个不入流的门子、侍役之类,甚至于一个小小的仵作,都掌管一村百姓钱粮大权。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往年百姓要等到隆冬腊月或者是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才会有人出来乞讨。
而如今秋收刚过,按道理家家户户都有余粮的时候,百姓竟然出门要饭,这就叫人愤怒了。
百姓们知道,城北皇恩村的百姓富裕,于是成群结队的往这里赶。
赵祯深感事情重大,得派人去新乡县处理此事。败家子不能去,以石小凡的脾气,怕是去了得把衙门给拆了,整个县衙大小官吏一概砍了脑袋也不足为奇。
一个县衙编制官吏大约四十人左右,若是被这个无法无天的败家子全部杀了头,那事情就闹大了。
思来想去,赵祯想到了一个人“张尧佐,你带着朕的诏敇,去新乡把这案子处理了。”
三司使张尧佐,石小凡的劣徒,张贵妃的伯父。外戚张尧佐,小心谨慎,十分通晓吏治,熟悉法律,因是外戚而被任用,很快就地位显赫,位极人臣。
因为是外戚,加上张尧佐性格也是有缺陷的,于是成了谏臣们的攻击对象。包括包拯,还有谏官陈升之、吴奎等人,他们说什么京城水从城中冒出,地震、黄河泛滥,这是小人当道所致。天下都认为张尧佐主持大计,诸路苦于索求无厌,内帑受到借助的烦扰,法制凋敝,实在是因为张尧佐。臣等认为,亲昵之私,圣人也不能避免,但能处理妥当,不造成危机,这才是有所得。
可怜的张尧佐,就这样被黑成狗。其实这也难怪,外戚自来就受人猜忌。加上张尧佐平日不留情面,怼人是把能手,偏偏他又没有石小凡的本事,自然成为众人攻击对象。
其实他倒是并无什么大恶,只是赵祯爱屋及乌,因为宠爱张贵妃而提拔张尧佐太快。太不符合体制,自然群臣不满。
甚至前段日子赵祯架不住张贵妃耳边风,想提拔张尧佐为副枢密使。这下可捅了篓子了,包拯亲自到宫中对着赵祯一顿喷,吐沫星子都喷到赵祯脸上。
无奈之下,赵祯只好收回成命。若不是靠着败家子这棵大树,旁人看在他是石小凡劣徒的面子上,怕他的这个三司使也保不住了。
赵祯把他派到新乡县,就是为了让张尧佐立点功劳,好堵住百官的嘴巴,以免说他宠信外戚。
“陛下,臣自当竭尽全力,新乡百姓不安,臣不回京城。”
赵祯点了点头“切忌打击面过大,那县令既然已被抓捕归案。下面的官吏可从宽量刑,只要他们诚恳认错,还粮于民皆可不必再追究。”
“臣,遵旨。”
“摆驾,回京吧。”搜狗书库n
赵祯有些心灰意冷,不能再出宫逍遥了。做皇帝就该有个做皇帝的样子,即便是心中不愿意,也得回宫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政务了。
新乡县的事使得赵祯明白了一个道理,皇帝的一个决策往往影响着无数百姓的利益。
他在那皇宫大殿上随便御笔一挥,就可能会影响一个地方上千千万万百姓的生存。在其位谋其政,皇帝也是一样。
石小凡没打算走,他还想在城北多待几天。张尧佐,石小凡最不受待见的劣徒,被他叫到了一边。
这人张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