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慢慢改进一下工序,一日做个百十根儿应该不成问题。”
两个半神族人一直咧嘴笑的骄傲,听得这话就道。
“神主放心,我们一定不偷懒。”
方圆儿点头,仔细把工序分解一下。
粉碎矿石和黏土,铅笔木壳,这些都可以分下去,让更多人帮忙一起做。
唯一有些技术含量的,就是煅烧笔芯了。
这个学一学,也不算难。
而且相对来说,学校里的孩子们学起来会更容易领会。
于是,勤工俭学里,除了摘花和秋收,又添了一项制作铅笔的活计。
方圆儿在空间逗留了两日,赶着出去做早饭,就彻底放手了。
待得忙了一日,再进空间的时候,装铅笔的箱子,已经有二百多根儿了。
相比先前,工艺可是好太多了。
而且,一些挑拣出来要放进礼单里的,也开始在笔身上雕花了。
总之,怎么雅致,怎么折腾。
叶天逸陪着师傅师兄们,吃喝说笑,放松了两日。
他冷眼瞧着方圆儿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心里有几分猜测,却没有露出半分。
这一日,桥安县各村的学堂里,有一个算一个,都领到一只光杆铅笔。
众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的时候,小先生们就拿了一摞子硬纸钉成的小册子,发了下去。
这段时日,村里人每晚都跑来听故事,多多少少也学了不少字,当然学的最好的还是算数。
因为小先生们故事讲得好,办法也是最多。
算术课,用的道具是铜钱啊。
一堆一堆的铜钱,分下去,大伙儿一起数,数完加一起。
谁加的对,奖励一文,谁错了,扣一文。
其实一个时辰的课下来,得失总共不过十几文。
但却极大的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毕竟冬闲时候,吃过饭,没有一点儿活计。
跑来坐着热炕,听听故事,学学写字,走动时候再揣上两文铜钱,简直幸福的冒鼻涕泡儿啊。
平日做工,一日也有十几二十文,但加一起也不如课堂上得的一枚铜钱,让人得意啊。
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孩子们。
他们本就年纪小,脑子活络,写字算数接受的很快。
在他们的爹娘刚学会写名字的时候,他们已经能背诵默写几句三字经了。
他们爹娘学会“人之初,性本善”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在小先生指导,开始学写信了。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各个算的灵透。
而针对他们的奖励,不是铜钱,是点心和芝麻糖一类。
隔个五六日,会有一次小考。
考的最好的孩子,还会有一包糖炒栗子,或者一个新荷包帕子之类。
总之,小先生放在手边的箱子就像百宝箱,随时能变出适合大伙儿的奖励。
这个冬日,也就变成了所有人最欢喜最热闹的一个。
村里老人家们,脑子实在迟钝了,学不会什么,但也喜欢跑来跟着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