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宁恒之十分得意,故意慢慢走到了高台上,问道,“你真的什么都知道?”
莲生低头合十,“大多不知道”。
宁恒之笑容一僵,将手中的平安符扔到他面前,“算了,小爷不跟你玩这些佛语虚语的,我问你,我兄长的亲事——”
他话音未落,台下宁慎之便厉声喝道,“于终!闭嘴!”
宁恒之噎得满面通红,不服气看向宁慎之,“我拿到的平安符,我就是想问这个!”
宁慎之面色如冰,“问大萧境内有无天灾”。
宁恒之瞪着他不说话,兄弟俩一人在台上,一人在台下互相瞪眼,宁慎之加重口气,“宁恒之!”
宁恒之愤愤一跺脚,败下阵来,不甘不愿问道,“问你哪,大萧有没有什么天灾人祸!”
“阿弥陀佛,宁郡王与宁二爷心系百姓,实乃百姓之福”。
莲生说着闭目打起座来,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看台上多是权贵官员,又或是其家眷子女,对何处会有天灾十分关心,倒是没有等得不耐烦,外围的百姓却明显躁动了起来,立时便有卫兵前去维持秩序,场中再次安静下来。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日头已升到了头顶,莲生终于睁开了眼睛,虚弱开口,“河间府,地动,十月十七,南宁府,海啸、地动、海寇——”
他尚未说完忽地猛地喷出一口血,往前栽去,宁恒之大惊,忙伸手扶住,哎哎的直叫唤。
呼喊莲生大师的惊叫声此起彼伏,宁慎之站了起来,厉声喝道,“都不许乱,还有一个持莲花平安符的留下,其余人,散!”
“遵提督令!”
洪钟般的应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骚动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在轻甲长枪的卫兵环伺下缓慢有序的从东市散往各地。
仇希音虽担忧莲生,却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添乱,在百姓散去后,和凤知南几人不紧不慢离开。
当天下午,莲生就由宁慎之亲自送到了仇府,仇时行和仇太夫人亲出了大门迎接。
宁慎之拱手道,“莲生大师为国为民,皇上本欲留大师在宫中养伤,只莲生大师挂念老先生和太夫人,坚持要来仇府,宁某只得送他前来,叨扰府上了”。
仇时行与仇太夫人连道不敢,宁慎之看了眼仇太夫人身边,仇希音并未迎出来,垂眸行礼,“那莲生大师便交给老先生和太夫人了,宁某告退”。
仇太夫人将他那一抬眼,又一垂眸的动作瞧在眼里,脱口道,“宁郡王进来喝杯茶吧?”
宁慎之眼前微亮,随即又垂下眼睫,“府上此时定然忙乱,宁某过两日再来探望”。
……
……
莲生再次在仇府住了下来,萧寅又恢复了时常拜访探望的状态。
很快就进了十月,仇正深伤愈,百般推脱不得,授了工部尚书一职,上任第二天,孝成宗便授之为钦差大臣,以容宣辅之,前往河间府疏散民众。
此时离莲生所批算的十月十七正好还有半个月。
同时谢家传来消息,丰家九姑娘刚上路三天便染上痢疾,卧病不能起,又闻必经之道河间府不日地动,已然打道回府。
左右已赶不及在丰氏的热孝成亲,再赶来京城亦是无用,只能等到三年后,再论大婚之事。
仇希音听了抑郁不乐,谢嘉树须守足母孝三年,闭门谢客,不说仇家与谢家已然断交,便是之前,她也没有常去看望的道理,如果丰家九姑娘嫁过来,至少也可以稍解谢嘉树的伤心孤寂。
莲生见她闷闷不乐,问及原因,仇希音自不会瞒他,据实以告,莲生摇头叹气,半个月过去,他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却没有回小相国寺的意思。
河间府离京师不远,他预测出那般的灾祸,宁慎之自要将他留在京城,以稳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