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闱二(2 / 4)

习的不同阶段所对应的思想。

除此之外,卢飏还在文章中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面的关于钻研学问的三境界给用上了,而刘宗周正是看了卢飏文章中的这段而陷入沉思。

见刘宗周半珦不语,卢飏心中也有些打鼓,王国维毕竟是二十世纪的人物,虽是国学大师,但难免思想会超前一些。

卢飏心中正打鼓,不敢去看刘宗周,岂料刘宗周猛然拍着扶手站了起来,脱口而出道“妙啊!妙啊!这比喻真是妙啊!”

刘宗周扎猛子作妖,立时引来一片目光,然后几个国子监的博士心中疑惑,便上前问道“大人又得佳作了?”

“哈哈,确是佳作,诸位请看。”

说着,刘宗周便将卢飏写的那篇八股传送到几个博士手中,一众博士看完之后,皆是新奇赞叹不已,更有那好学之人,竟然摇头晃脑的将卢飏这篇八股文章朗诵了出来。

“敢问这篇文章是哪位监生所作?”

那人读完之后,慕其文章便想见其人。

卢飏听到别人朗诵自己的文章,心中颇有些难为情,特别是这里面的出彩部分还是自己抄袭后世大师的,于是便也不好意思答话。

不过刘宗周见状,便站了出来,将卢飏拉到前面,直言这文章是少卿所作。

众人闻言是卢飏所作,便也不甚奇怪了,毕竟是能写出《蝶恋花》和《木兰词》的人,有这样的境界也不足为奇怪。

而且卢飏半年前在国子监时,每次考试的八股文也常常立意清奇,但细细读来却恰有道理,已经有了不错的文名。

“少卿这次中举便是板上钉钉了。”

杨文岳快人快语,不过话刚说完,便被刘宗周呵斥了。

此时最是敏感时期,毕竟还没考完,若是这时候就传出去某某某必定高中,那这不是捧人,这是害人。

卢飏闻言,也是笑道“杨兄可别害我,我可不想做万历朝的唐伯虎。”

明朝弘治年间,唐伯虎来京师参加会试前,就已经名满天下,加上唐伯虎少年意气,每每参加文会也从不隐藏锋芒,众人都言其此次乡试必定榜上有名。

众人说的多了,唐伯虎自己也信了,而且他自己还说。

于是这便被人利用了,而其后来卷入科场舞弊,虽最后查无实据,但市井流传的狂妄之言,却成了给他定罪的关键证据。

是啊,还没考试,你就说自己必定高中,是个人都会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于是唐伯虎就悲剧了。

卢飏猛然提起唐寅之事,杨文岳立时汗颜,忙道自己妄言了。

见卢飏如此谦虚谨慎,刘宗周也是满意的很,接着又对着诸生教训了几句,要谦卑克己,不要有自满情绪,毕竟天下才子济济,就是他刘宗周去参加乡试,都不能保证自己肯定能中。

众监生都是唯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第二日晚间,跟前两天一样,卢飏和大石头拎着考箱又往贡院而去。

乡试的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应用文,这样的文章都是固定格式的,甚至用词也都是那些词,所以考起来还算轻松。

隔了三日,乡试还有第三场,则是考察考生对于经史子集的掌握程度,然后还有一道策论。

后两场对于能够参加乡试的考生来说,无论从题量上,还是难易程度上,相较于第一场都要容易的多。

不过考生们轻松了,考官们却忙上了,在考生们忙着考第二场的时候,考官们已经开始准备评阅第一场的试卷了。

八月十日收上来第一场的考卷,先是对远卷子进行糊名,接着便组织人手誊抄。

誊抄要求一字不落的全都得抄下来,即使原试卷有错别字或者犯忌讳的地方,一样也得誊抄,甚至连涂抹的地方都要誊抄。

此次乡试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