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京营(2 / 4)

,这几日臣都忙着殿试和传胪大典,昨日臣寅时就起了,一直忙活到晚上,实在困得不行,还望陛下赎罪,况且昨晚的事臣也插不上手,今日才有的臣忙,臣必须的养足精神不是。”

看卢飏这软硬不吃的做派,万历皇帝也是没办法,只得不再理会他,直接开始看重臣们折腾了一宿的章程。

这次文官的办事效率很高,当夜前往辽东调兵的传令兵已经连夜出发了,至于京营出兵的章程拟的也很不错,基本都是按照卢飏的要求来的,就是粮饷有些麻烦,户部实在没银子,三万人的开拔银子一时也凑不齐。

没办法,如今事情已经火烧眉毛了,万历皇帝只得自己出血,从内帑拿了十万两银子,算是凑齐了粮饷。

一切准备就绪,清晨一道道圣旨便从紫禁城发了出去,文官们折腾了一宿也还不能歇着,特别是兵部、户部的官员们,最近两天可有的他们忙了。

而卢飏却不能走,他还得等英国公他们,虽然他是这次出征的主帅,但是那些国公们都是老资历,没有皇帝当面敲打,估计也不会听卢飏的。

于是在梅山别墅,等英国公等人到了之后,万历皇帝开始给卢飏撑腰。

大明成化年间之后,便开始流行以文驭武,到了万历年间已经成了惯例,卢飏作为新科状元,虽然年轻了一些,但也是属于文官集团的,既然皇帝发话了,这几个国公侯爷的也没什么异议。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自土木堡之变之后,京营基本算是完蛋了,自那以后,京营很少出征,所以这些勋贵虽然贵及超品,但是却一直没有带兵出征的机会。

而且文官们为了防备勋贵崛起,这些年也没少打压他们,成化之后近二百年,大明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将领和军队,不过却没有京营和勋贵的事。

若是说他们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没有人喜欢混吃等死的日子,特别是这些原本历史上殉国的勋贵,他们还是很有追求的。

于是,当他们得知是卢飏替他们争取了这个机会,对于这个年轻人也是感激的紧,哪还会嫌弃他年轻。

他们也有自知之明,虽然他们岁数大,但是也没有过带兵的经验,跟卢飏也强不到哪去。

不过万历皇帝也是够意思,怕卢飏镇不住他们,不仅当场赐了卢飏尚方宝剑,还封了卢飏钦差的名分,这下卢飏便瞬间老母鸡变鸭了。

钦差大臣啊,那就相当于皇帝的特使和替身了。

为了进一步增加卢飏的权威性,万历皇帝还给卢飏派了一个太监监军,这个监军卢飏还认识,就是魏敬忠魏公公。

因为卢飏现在还是新科进士,虽然是状元,按理说应该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但是因为这事太急,新科进士的授官工作还没有开始。

所以卢飏如今不仅没有官职,而且连办公场所也没有,没办法,从梅山别墅出来之后,卢飏便随着几个勋贵去了五军都督府,卢飏也只能将那里当做临时的办公场所。

因为土木堡之变以后,兵部将五军都督府的职责抢了去,于是在太祖成祖年间极其重要的五军都督府便成了摆设,虽然也有吏员在这边上班,勋贵们却是很少去了,五军都督府基本上成了勋贵们挂职领工资的地方。

一众勋贵大佬簇拥着卢飏进了五军都督府,这让在里面喝茶看邸报的官吏们好奇的紧,多少年了,这五军都督府哪一次来过这么多勋贵,于是便都出来看热闹。

“看什么看?两日后我等就要出兵,都回各自公事房听令,没来的抓紧通知,半个时辰后,我要在殿前点名,到时候来不了的,以后也不用来了。”

左都督刘文耀是目前五军都督府的最高长官,平日也常来这边看看,这些官吏还算怕他,听到都督发话了,立时炸了锅。

“出兵?”

“出什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