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六打电话的时候,贺老爷子轻声向唐易问道,“东西不对?”
对贺老爷子,唐易自然是实话实说,“这是民国早期的高仿,画片儿不错,是高手所仿。而且,仿得很讲究,杯底下,没落‘大明嘉靖年制’的款儿,但是方向呢,却还是嘉靖官窑。最大的问题就是回青料的使用还没掌握到炉火纯青,想做出透紫的发色,但实际效果微微偏红了点儿。”
说罢,唐易指了指自己买的那件鹤杯,“您仔细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来了。”
这时候,司马六已经挂了电话。唐易的话,他也听了一些,立即凑上来一起看了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仅青花发色有点儿问题,这釉色闪青也不够啊,看来,我花了两万,是打眼了!”贺老爷子端详之后,摇头叹息了一句。
司马六也跟着点点头,“这不比较还真是看不出来,没错,上次我在四海阁见到的就是这件!今儿,真是长见识了!”
“也不能说完全打眼,这样的老仿,要是按照真品买,心理上肯定是感觉亏的。但是,两万也不算贵。就是民国早期的精品青花器,两万也未必买着,您说是吧?”唐易接口道。
贺老爷子是豁达之人,“这个学费,也算值了!”
“老爷子,就凭您这心态,水平早晚赶上唐易!”司马六接着说道。
贺老爷子摆摆手,“拉倒吧,我看,以后咱俩比就行了!”
司马六哈哈大笑,这才说道,“我有个朋友,说有件老东西想让给我,咱们一起去看看?”
“我刚才听你叫‘刘大爷’,还说出院什么的,怎么了?”唐易喝了一口茶。
“走吧,咱们边走边说。”司马六起身。唐易看了一眼贺老爷子,贺老爷子道,“好啊,正好一起去看看吧。”
在路上,司马六详细说了说。
这个刘大爷,是司马六认识的一个古玩贩子。刘大爷家住燕京郊县,属于夹包袱窜货那种人。平日里走村串户,收点儿旧货,周末的时候,带着东西到燕京城里摆出来卖。
不过,他不是到古玩市场摆摊,而是到地下室的小旅馆。
早些年,这种交易方式很常见,不少开在地下室里的小旅馆,房间经常被夹包袱窜货的古玩贩子一包就是周末两天,小旅馆里俨然就是个小古玩市场。
这些年,这样的情况少多了,但是有些小旅馆里还有。而且,还多了一种人。什么人呢?西边藏地的人,带着什么老天珠老松石老蜜蜡,平日里就住在旅馆,有买卖就在房间里做。
司马六按说也是个大老板了,可是喜欢上古玩之后,经常摊上逛、市场转,也去过这种旅馆小市场。他面对古玩圈里的人,不摆架子,为人豪爽,竟然交了几个这种底层的朋友。
最初,他是在旅馆小市场里认识了一个叫六子的小贩。就在一个月前,他买了六子一件辽金玛瑙环,六子说同村有个刘大爷,刚收了一只战国水晶环,更漂亮,不过今儿身体不舒服没来。司马六动心了,便让六子直接带着去。
六子真带着他去了,到了郊县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见到了刘大爷。还真是一只战国水晶环,紫水晶的,完整,漂亮!司马六当场就买了!
不过,交易的时候,刘大爷一直捂着小肚子考下的位置,脸色很难看。
司马六就问了两句。刘大爷说,膀胱有个结石,个头儿已经不小了,经常疼。
“那赶紧做手术啊,这么靠着,越来越厉害!”司马六道。
“有钱不早就做了!”刘大爷的儿子儿媳愁眉苦脸。原来,刘大爷家前些年欠了一笔债,他这夹包袱倒腾点儿古玩,就是为了还债。刘大爷的儿子儿媳妇都在家里务农,孙子上小学,老伴身体也不好,虽说没什么大碍,可每年药钱也不少。
司马六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