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仔细,这么早就给小石头找好身边的人了。”
“不这样怎么办?小石头现在还跟我住一个屋呢,总不能到我生产的时候他还在我的屋子里住着。多了几个小孩子陪着他,他一个人睡就不怕了。”何素现在越想越觉得给小黑石找玩伴的主意好,小黑石性格都比以前开朗了,也没有那么娇气。
“倒也是。”魏氏应道。
她却没有这样的麻烦,元姐儿本来就住在外间,满一岁就移到了隔壁的屋子,有一屋子丫头看着,她也放心。至于元姐儿将来的贴身丫头,青柚的女儿定然算一个的,只要她不是太蠢笨就行。将来要是许人家嫁了,一等丫头的名份也好听些,这也算是魏氏给青柚施恩。
不过魏氏盼着何素来,当然不会只聊一些生活上的闲话,还有一些不好对别人吐露的秘辛她也喜欢跟何素说,这也是何素喜欢来的原因。
等孩子们出去玩了,屋里只剩下她们两人,她们就低声说起闲话来。听说吴王妃身边的巧枝开了脸,何素一时五味杂陈。
“吴王妃竟也肯?”
“这有什么,那丫头心也大了,又是个直冲脾气,提上来了也没什么,总好过其他人家塞进来的人。”
比起一个还没有确立名份的巧枝,魏氏更担忧其他女子,她和徐氏私交不错,旁人一向把她跟徐氏看成一条船上的人。她和楚家的关系是近不了了,比起楚家来,她当然也更支持徐氏一些。
“可惜王妃的身体很难再有孕,要是泰公子多几个兄弟就好了。”
何素不太明白这个,为什么要多几个兄弟,要是兄弟多了将来争起来了不是多个麻烦,要是想要找帮手,完全可以从没有血缘的那些人中去找,只要从小培养好好教导(洗脑),也许会比亲生兄弟还有用。现实中真正为对方挡子弹的亲兄弟少,出于职业冲上前挡刀挡子弹却有许多。
想了想,她便说“我看现在金陵城中有不少孤儿,却没有像样的地方收容他们,其实吴王妃大可以帮这些人,就当给泰公子找几个义兄弟。”
她也是想到卖身到她家的张伴还有街上的小乞丐随口一提,并没有想得太细,魏氏却不同,她马上想到了那些战争中的遗孤,还有一些出身贫寒的可造之材,现在又正是拉拢人心的时候,这事要是操作得好,就算吴王妃的出身不高,只要她在民间的声望高了,位置也动不了。
何素见她似乎认真地在考虑这件事,都没有心思跟她说话了,便借口家里有事带着儿子回去了,反正魏氏想说的话已经说了,心情也好了,她也听到了许多八卦,判定眼下金陵形势一片大好,也就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必要。
何素前脚刚走,魏氏略坐了一会儿后,便让人去吴王府递了牌子,拿着一些新鲜的果子去拜见王妃。
两人在屋子里亲亲热热地说了一下午的话,直到天快要黑了,魏氏才走。这谈话的内容是什么,也只有站在门口的巧音知晓,巧音还在话语里听到了何素,心下对这位参将夫人的印象更好了。
何素不知道里面的事,甚至连她跟魏氏说过什么她回去也给忘了。她最近记性不是很好,估计是因为怀孕,她觉得这胎肯定是女儿,还是一个像她一样不是太聪慧的女儿。稍微笨一点也没有什么,她只要从小教她学武,将来总不会过得太差。
进了四月,金陵的雨水也多了,何素不太出门,偶尔从风暖那里听听外面的消息,里面就有吴王妃整顿慈幼院的事,据说是吴王妃一日去城里的慈幼院结果发现里面管理混乱才会插手此事,就连吴王也支持吴王妃这么做。
在乾朝,国家规定每个地方都要有慈幼院收养老幼废残,做法大概就是一块地方,安排管理人员,再每年拔钱粮过去,具体钱粮数是根据里面老人和孩童的人数来定的,每人分到的口粮定得比较苛刻。每处的慈幼院还有个约定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