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竹竿太子又要倒霉了(3 / 3)

想撕了他那个太子!

天景的国书处女作是这样写的。

大渊凌尧帝投书至齐朝康明帝座前

日前先皇驾崩,朕心哀痛,朝堂哀痛,大渊举国哀痛。蒙康明帝心念大渊齐朝三世结盟之情,派太子暨三皇子前来吊唁举哀,朕心甚慰,甚感康明帝之德也。

先皇举灵之所于曦霞殿,太子暨三皇子远路而来,朕既亲迎,与二位见礼应答。不负两国情谊和康明帝之诚意。

然,贵国太子之德行操守,朕则实难恭维也。三皇子与朕国礼相待,应答合度;而太子言语随意且目光无礼。朕虽身为女子,亦是一国之尊,岂可受男子轻佻眼神?更何况是在先皇灵前!贵国太子之所为实欠礼数规矩,但朕念及先皇上与康明帝友情深厚,兼太子远路前来,身心疲惫,因此不慎失礼恋歌见谅,因此朕不予计较。

但为先皇举哀之时,太子草草捻香三柱,面容不肃神态不恭,上香即走,极是敷衍。倒是三皇子,称既来举哀,必得全礼,香毕烧纸一道,方才离去。念三皇子全礼,朕亦非斤斤计较之人,亦忍过不提。

先皇逝去七日,朕思及二位邻国贵客,自来就未曾好好招待,实有些怠慢,又思及头七已过,二位也要启程回国,即在当晚设素宴,答谢太子暨三皇子,亦是为二位饯行。

宴席之上,朕把酒敬谢太子,谁料其言语含糊,混乱无状,只顾举杯自饮,到酩酊大醉。期间三皇子屡次劝阻,却被其当众喝斥辱骂,其状甚为尴尬。

至宴散,朕离席先行。将至太子席前,他竟踉跄起身拉扯于朕,口中更是胡言乱语,幸而三皇子就在其身边,及时阻止,朕才方免受辱。

朕一忍再忍,贵国太子却丝毫不知收敛,得寸进尺。朕如若再忍,朕之颜面何在?大渊颜面何在?先皇在天之灵见朕如此软弱好欺,亦难安息!因此朕投国书于康明帝座下,试问如此无德无品之人,如何能为一国太子!

朕听闻几年前三皇子因醉酒失礼于恢朝公主,康明帝一怒之下对其动用了火龙鞭之刑,三十记火龙鞭外加关柴房两日不得饮水。爱之深责之切也,忍痛责子,康明帝对三皇子拳拳父爱之心,实让人感动。如今三皇子品德端方,礼数周全,言语得体,行事有度。可见三十记火龙鞭效果明显。

但朕实在不解,康明帝对三皇子且如此严格管教,因何会对太子放任?太子此次大渊之行,三番四次辱及先皇和朕。希望康明帝能还朕一个公道。火龙鞭既能打三皇子,因何打不得太子?太子为一国储君,身兼重任,当真更应严加管教。

此事若没有了局,朕心难安,康明帝何等作为,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