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传来宁朝五万军队正向两国边境集结的消息,临时朝会上,臣子们自然分为主战主和两派,争执不下。
主战的一派当然武将居多,还有一些热血的文官,而主和的一派,则都是在朝堂上说话极有份量的老臣重臣,这些人都是辅佐过锦阳帝的,也还是不服现在皇位上的女子,心中自是怀念当年锦阳帝在位,陈兵六万在边境和宁军对峙,生生逼得宁朝皇帝先退一步,那是何等英明神武。如今的丫头,纤弱单薄,一看就不是个有担当的,这不是已经吓得不敢说话了。若是真打起仗来,还不得吓哭。唉,帝王无能,还是主动求和的好,免得被打败再求和,就一点主动权都没有了。
两派人又争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意识到自己怎么说都没用,关键的决策权在上面坐着的那位女子手中。问题是,从朝会开始皇上就没说过话。
于是大家一起停下来,等帝王发话。看她一脸的漠然,主战派的血也冷了,寻思这位不表态,肯定是胆怯了,想要求和。
“李玉圭,”在大家都安静下来后,凌尧帝先叫了丞相的名字,“你的意思,是让朕向宁朝求和是吧?”
“微臣正是此意。微臣以为……”
“你以为朕是女子,必不敢战,或者战之必败,与其战败后讲和,不如直接求和,还好说话一些,你是这么以为的吧?”
“不,不是……”
“不是才怪!”凌尧帝断喝一声,“啪”的一下把百里的国书掷在他脚下,“李玉圭,你再好好看看这封国书,看过后你告诉朕,若换了是父皇,他忍不忍!他求不求和!百里容珏欺朕是女子,用这封颠倒黑白蛮横无礼的国书打了朕的脸,而你们身为大渊重臣,居然帮着宁朝的皇帝一起来欺朕。你们是不是想说,‘皇上,既然人家打了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伸过去再给他打一下,何必劳师动众地打仗呢。’你们这些撺掇朕讲和的,是这意思吧?”
主和派的臣子们齐刷刷跪倒一片,不敢再申辩一句。皇上扣在他们脑袋上的帽子太大了,压得他们不敢不服。但是说良心话,她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要是锦阳帝在位,亦不会忍耐百里的挑衅,要是谁敢有求和的主张,就等着罚俸降官挨板子吧!
凌尧帝走下御阶,负手从那些臣子身边走过。连主战的臣子也一起屏息躬身。她拍了拍队列最前面那个魁梧武将的肩膀,笑道,“赵祈望赵将军?你很好,有胆色有志气。朕知你在大渊南路军做襄旗统领已有十二年了,骁勇善战,武功卓著,只是为人太过耿介,所以官职上一直难以进展。这次朕给你个机会,命你为主帅,率西路军五万人马,前往边境和宁朝军队交战。朕已将所有边民后撤五十里。做好了驻军打仗的准备,百里要战,朕便应战,岂会怕他!”
赵祈望跪伏在地,满心感激,喉头都哽咽了。他的境遇的确就是这样,仗没少打,战功没少立,因为性子直了些,话语间得罪了上司,就被死死压住不得出头。这几日正巧回应述职,赶上了这场临时朝会。明知会得罪那些老臣,还是忍不住热血的性子,站在了主战一边。却没想到这位皇上如此英明豪勇,丝毫不怯战;更没想到她对自己了解得如此清楚,还委以重任。
他重重叩首,大声道,“臣领旨,臣定不负陛下之期望,全力以赴与宁军作战,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凌尧帝大笑嗔道,“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谁让你万死了,一死都不要!朕是期待你打了大胜仗班师还朝,到时,朕必出城十里,亲迎赵将军得胜之师。”
她敛了笑声,郑重道,“赵祈望,你要记住。我大渊人口稠密,但没有多余的人。那二十个大渊子民平白无故让宁朝杀了,还给安上了盗贼的恶名。朕好生心疼难过。你要替那二十个冤魂,替朕,讨回这个公道来!”
赵祈望朗声应是,“二十个大渊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