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英率领众人从辽东出发后,历经艰险,八月初终于抵达南京。
马士英带上林宇拜访弘光朝廷的权贵,凭借以前在南直隶积累的人脉,他们很快接触到了清流们,大家对这位千里迢迢赶来送礼的旧友颇为欢迎。
尤其当巨人林宇将一箱箱珍宝扛到各位大人面前时,弘光朝廷的中流砥柱们,脸上都露出了欣喜赞赏的表情。
几位东林大佬拍着胸脯保证,明日便上奏疏弹劾刘宗周吴三桂等人,一定要让皇帝发十二道金牌将刘督师召回,立即召回。
不能再纵容朝廷这种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冒险行动,眼前南北水旱蝗灾不断,乃上天预警,总之大明与大齐应该以和为贵,要立即停止战争。
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校现在还在齐军手中,万一逼急了,以康应乾的性格,很有可能会直接把朱由校送到南京,和弘光皇帝争夺帝位,那就不好办了。
送完礼物不久便传来江北四营惨败的消息,逃回南京的残兵败将们满眼惊恐回忆临清战事,临清齐军兵力至少三十万人,敌兵个个以一当十,凶残的很, 尤其武定皇帝,更是天神下凡以一当百, 手中一杆长枪, 重八百斤, 八百斤啊,在他手里挥舞的虎虎生风, 挨着碰着不死也残,那天被皇帝打死的明军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四个总兵被杀三个,幸存的左总兵成了惊弓之鸟, 据说现在每晚做梦都要喊“武定皇帝饶我性命!”
马士英哭笑不得,这次来南京,本是为阻止北伐,现在明军被打残了, 也不用北伐了,可惜礼物都已经送出去,他只能感慨南京同僚们收礼速度实在太快,若是几位阁老稍稍做个样子, 推辞两日, 珍宝便送不出去了。不过东西没要回来的道理, 就当做个顺手人情吧。
马士英在开原一直迎来送往, 自然懂得官场人情,反正两边以后少不了打交道,也不怕这些南京文官以后不还礼给他。
只是马士英不太相信武定皇帝还活着,更不相信刘招孙挥舞一把八百斤的长枪, 出入敌阵,连杀几千人——这特么比当年京师流行的《宣武将军大战后金巴牙剌》的情节还要荒诞不经。
无论如何, 南直隶都不是久留之地, 马士英一位同年, 现任礼部主事阮大铖, 好心提醒, 让老马和侯询赶紧溜, 速速北上。
左良玉报仇心切,正准备派人截杀他们。
马士英仓皇逃走,临走前, 他在南明的朋友又告诉他们一个不幸消息。
阮大铖说, 海盗头子郑芝龙刚被朝廷诏安, 皇帝任命他为福建总兵官, 让他去平定广东海盗。
这位武定皇帝麾下的首席倭国通事(翻译),皇帝信任的将官,在大齐危急之时,竟这么快就叛变。
须知武定皇帝待郑氏一直不薄,甚至把郑芝龙当成心腹来培养,平定倭国后,对他封官赏钱不说,还赏给郑家一大片海域用作贸易。
马士英对郑芝龙前世今生了解不多,否则便不会惊讶于此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反复无常,背信弃义。
在原本历史上,郑芝龙先为福建海盗,后来朝廷诏安,凭借大海盗的精明与左右逢源,在南明历史上叱咤风云。1645年,唐王朱聿键南下福建,被郑芝龙、郑鸿逵兄弟拥立为帝,改元隆武,这就是“隆武帝”。
郑芝龙因拥立有功,被封为南安候,还被授予处理南明所有军事要务的大权,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一年后,郑芝龙响应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诱降,不顾其子郑成功的再三哭谏,叛明降清。
永历十年(1656年),郑成功督师北上,克闽安及罗星塔等邑,于护国岭击杀清将阿格商。清廷大震,逼迫郑芝龙差家人谢表持巡抚佟岱书到宁德见郑成功, 再度劝说郑归顺大清,郑成功再次拒绝。清朝廷见郑芝龙再无任何利用价值,便于永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