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吉特摸着他大儿子光秃秃的脑袋说道“我儿此次随我入关,务必奋勇杀敌,挣些军功回来,你父亲我在你这年纪的时候就射杀了三个明军,当时咱们的牛录的章京赏赐了你父亲一张强弓,自从能入关打秋风以来,咱们大清日子可是过的可是越来越好了,你这次要能杀三个顺军,为父不仅将自个儿用的战功赏赐给你,再赏你两匹良军。”
收拾停当,吉吉特头也不回带着大儿子,率领全牛录的男丁,全副武装,汇入白色的铁甲洪流之中。
从京师城到山海关的距离并不远,仅仅只有五天的路程,李自成的大顺军带着家当和女眷,行军甚缓,足足走了近两天才抵达一百多里外的三河县。
按照这个速度,不要说五天六七天也到达不了山海关。
在三河县,李自成收到了吴三桂的来信,吴三桂表示仍旧愿意投降,请求李自成缓师,显然这是吴三桂的缓兵之计。
顾君恩、李岩等人言吴三桂是反复无常的小人,非但不可缓师,反而应该加快行军,以防不测。
李自成也觉得这是吴三桂的缓兵之计,不过吴三桂来信表示仍愿意归顺大顺,这让李自成心稍安,派遣给密云巡抚王则尧加了个兵部尚书的官衔,让王则尧到山海关去和吴三桂谈判。
李自成见才行军两天不到,走的路途不过百余里,吴三桂又来信表示愿意归顺,虽然真假不知,但李自成也没先前那么紧张,随即同意刘宗敏的建议,放缓行军的速度,以让行军更加整齐,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匆忙混乱。
李自成再一次失策,虽然他没答应吴三桂缓师,但还是放缓了进军步伐,五天的行军路程,李自成的大顺军整整走了八天,直到四月二十日才抵达关西。
此时李自成才得知王则尧已经被吴三桂拘押,吴三桂这个龟孙子压根就没打算和谈再降之事情。
吴三桂、高第的关辽大军通过哨探得知了李自成军队这副熊样,也不固守山海关,而是主动陈兵关内。
吴三桂清楚固守山海关,李自成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调兵和他慢慢消耗,山海关关城内的存量不多,而吴三桂和高第除了要养活五万多关辽军之外,还有他们的近十万家属要养。
而山海关关城内的纯粮显然不足以养活这十五万张嘴巴,因此吴三桂和高第商议之后决定出关先和李自成的大顺军五营主力接战。以期击溃李自成的五营主力,若是不能击溃李自成的五营主力,便退守山海关关城再寻他路。
五万关辽大军,吴三桂和高第只留了一万老弱残兵戍守在山海关关城内,余下的四万关辽军主力全部陈兵石河沿线,以待大顺军。
李自成还对吴三桂抱着最后一丝期望,让太子朱慈烺、以及永王、定王二王、甚至是在山西俘获的晋王一起出面劝降吴三桂,晓之以君亲民族大义,希望吴三桂能够“幡然悔悟”。
前明宗藩出面劝降吴三桂不成,李自成还是不放弃,又让吴襄和陈圆圆出阵劝降吴三桂。
“吴三桂这是铁了心要降清,这等小人如何能信,闯王不可对吴三桂报以侥幸之心!若是一味期望劝降吴三桂,诸将和士卒们心中必然心生犹豫,闯军现在乃是五营之主帅,万不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顾君恩见李自成还是犹豫不决,急忙劝说李自成,希望李自成能以强硬果断的态度面对吴三桂,免得印象军心。
“我自有分寸,你且先下去!”李自成不耐烦地对顾君恩说道。
一旁的宋献策见李自成对顾君恩不再以先生相称,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
顾君恩无可奈何,只得顿足而去。
李自成在看到吴三桂、高第的关辽军严整的军阵之后,对这支前明劲旅也打起了退堂鼓。以大顺军五营现在的状态,李自成对吴三桂也没了速胜之心。
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