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可而止,毕竟晋地还是太小了。
对于苏亶所言,李破非常满意,一个有头脑也很清醒的钱袋子,不愧是苏氏后人,长才之处,其他人还真不了。
接下来苏亶又说起了粮产的问题,苏亶大体将这分为三部分,一个是代州,那边儿牛羊越来越是丰盈。
去年一场场战事打下来,牛羊消耗了不少,可还售卖了许多给北的商人们,在雁门,马邑,牛羊买卖也越来越是兴盛,可以说,李破这些年抢劫突厥人的行动是大获成功。
许多代州牧户现在都很想让官府继续向北拓展草场,因为云内牧场现在较拥挤了起来,养育的牛羊数量开始受到了限制。
当初元朗想要出兵云,其实是受到了这个的影响,战争的到来其实是这么简单,抢夺生存空间罢了。
第二部分是并州,并州北边儿去年是个丰年,战争对于农耕影响不大,又能免三年钱粮,人们的日子代州的人们要好过的多。
南边儿有些糟糕,其实不论并州南北,面临的都是一个问题,劳力缺乏。
大业末年的劳役对并州影响较大,雪加霜的是李渊从太原起兵南下的时候又征发了很多府兵,民壮。
造成的后果却要李破来承担了,和蒸蒸日的代州相,并州的土地更加肥沃,如今粮产却勉强只能跟代州持平,这无疑是件令人较心塞的事情。
这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等下去。
所以现在并州人想起前太原留守李渊来滋味儿较复杂,一个呢,李渊在并州任的时候,确实为并州人做了不少事情,没让乱纷纷的盗匪破坏大家的安宁。
可现在一瞅,李渊把并州祸害的也不杨广轻嘛……
嗯,情形说不有多好,却也不算坏,按照苏亶隐约流露出来的意思,没有西河郡的拖累,面子应该能更好看些。
另外一部分是河东诸郡,最糟糕的也是河东,今年河东的粮食肯定撑不到秋收,需要北边接济,至于接济多少,还要看诸郡的具体情形而定。
这无疑会拖累并代两州恢复元气的脚步,苏亶说这个的时候,心里也觉着有点古怪,自古至今,并代两州这样的边塞之地,从来都是伸手向南边儿要粮要人,没想到今天却反过来了。
这和去年一路打到绛郡时李破,以及王庆等人的估算明显有着偏差,那会儿大家都认为绛郡,临汾等地所得粮草以及去岁河东诸郡秋收的情形来看,大致能让河东的人们吃一年饱饭,等到第二年秋收。
现在苏亶又是另外一番说辞,那当然是居统筹的苏亶的话更为可信了。
也是说,今年一年还得稍稍勒紧腰带,还得看看今年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不然的话,闹个什么旱灾啊之类的,也许近两年来的努力也付之东流了呢。
苏亶最后总结了一下,觉着今年各处粮仓应该会空一些下来,可百姓之家都能缓一口气,等到并代两州陆续开始缴纳税赋,情形会迅速好转。
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一年到两年为期,间或者以后再要用兵,时间还要延长开来。
有苏亶这样精于统筹的人在,李破确实省事不少。
当然了,对于苏亶来说也足够幸运,不像旁人那里,有着乱七八糟的众多掣肘,又有着李破的鼎力支持,做起事来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这也是李破一直在剥夺军将们对一些方面的话语权的努力在起着作用,他几乎从不跟军将领们商议民生等问题,久而久之,将领们对这些也不感兴趣了,没了乱纷纷的声音,于是臣们也压力巨减。
像窦建德,王世充,甚或是李渊那里,有功将领们不但要争功,而且对人事任免,粮草分配,以及人力物力的征用吵的沸反盈天,而因为身有军功,话语权还很大,这样一来,对于战乱过后恢复民生的进程可谓是影响巨大。
将军们的思路本和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