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巨头之路(3 / 5)

式,把华仔对华夏电影事业的支持传承了下去。

只不过在前世,等秦川知道有这个计划的时候,他已经当肥宅up主多年。

小日子滋润的很,已经没有心气去竞争这种机会了。

不过这种青年人才计划,倒是适合搬运过来,用于盛世文娱公司发掘人才。

只要稍作变通,就能快速的为公司收拢很多优秀的制片人、导演、编辑、演员等人才。

娱乐圈就是名利场,无数人想进来捞金。

可这里面又是个大漩涡,大染缸,容易让真正又才的人望而却步,就如同前世的秦川一样。

前世虽然各大公司和平台,也都是青年人才计划,但很多本质上还是在炒作,也没有真正的培养出很多人才。

真正能出头的制片人、导演人才无不是万里挑一的妖孽。

就像《哪吒》的导演饺子,不也没被所谓的人才计划发掘吗?

拍《哪吒》的时候,很多影视公司都不看好,想尽办法才众筹资金拍摄出来,最后获得巨大成功。

对于秦川来说,他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对比前世那些影视大佬们,眼光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而且秦川作为穿越大佬,自带有很多成功的影视项目,剧本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把人才挖掘培养出来。

所以,这个青年人才计划,就特别适合盛世文娱公司使用。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激动了。

因为推出这个计划,对盛世文娱公司来说,简直是一举多得。

一方面是为公司收拢人才,另一方面是可以为盛世文娱公司刷一波好口碑,三就是真正的为影视行业的人才培养做点实事。

以盛世文娱公司现在的资金量,完全可以把这个计划搞搞大。

甚至超过前世一些大视频平台的计划规模。

于是,秦川把公司的大总管纪方宁喊来,一起沟通这件事的可操作性。

秦川刚一解释,就得到了纪方宁的大力赞同。

“三哥,您这个计划太好了。

国内的影视圈之所以一直搞不大、搞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彻底工业化。

唯独香江那边的片场制做的好一些,可离好莱坞的完全工业化,仍差的太多。

内地这边,更是各种裙带关系,没有进入科学的工业化运营模式。

咱们盛世文娱公司,如果有一天,想成为好莱坞巨头那样的顶级影业巨头,必定要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

从投资、制作、发行、运营全链条都标准化运营。

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模式。”

秦川一被提醒,也醒悟过来:“方宁,你说的太对了。

就要这样,科学化、标准化、工业化运营。

盛世文娱公司以后也要成长为能和好莱坞掰腕子的影业巨头。”

有前世的经验、内容资源,他完全有能力做到这点。

因为在影视领域,他几乎可以不走弯路,快速地完成资本积累。

只要好好运用手上的资金,有朝一日,也可以冲入好莱坞,和影业巨头们一较高下。

“三哥,如果要启动这个计划,咱们公司的架构,要进行一些调整。

之前我就在琢磨这件事,本来准备找个合适的时间和您说的。

由于《乐队的夏天》节目录制太忙,才一直拖着没和您说。”纪方宁认真地说道。

秦川好奇地问道:“要进行什么调整?推广计划,和公司架构有什么关系?”

“三哥,本来是不用这么着急的。

可是您的动作实在太快,音乐领域刚站稳脚跟,您又跳到影视领域开展项目了。

如果再启动这个青年人才计划,回头又要涉及到影视项目投资了。

以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