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宫斗不如造反(二十一)(2 / 4)

阶或许不高,但胜在清贵。

博文馆的属官,非常对世家的胃口。

就是一些武勋人家,也想把家里只会舞刀弄枪的孩子送去博文馆,熏陶熏陶,兴许就真能沾点儿文气儿呢。

所以,何太后成立的博文馆,朝中虽然有些非议,但三大辅臣、政事堂的大佬们都没有太过阻止。

而何太后选拔的第一任馆主,不是别人,恰是王诗玖的六叔,也就是王源的小儿子。

这位王六郎,算得上京中的名士。

出身顶级世家,允文允武,博学多才,却无心仕途。

年少时,就一人一剑行走天下,名曰“游学”,实则闯荡天下。

而他的才名,也跟随他的脚步,从北传到南,从东传到西。

待到他过了而立之年,重新回到京城,他已经是海内知名的名士。

他本身的才名,已经压过了他的世家子身份。

他俨然就是读书人追逐的目标,是清流文人的偶像。

何太后能够把他请出山,来担任博文馆的馆主,也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当然,王诗玖从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大名士没有娶亲,无儿无女,他最疼爱十九娘这个侄女儿。

所以,当王诗玖跑到他跟前,诉说自己的政治抱负,讲明博文馆的意义后,王六郎便答应了。

王六郎名气大,世人们只记得他是名士,几乎忘了他是琅琊王氏子。

但,朝中的老狐狸们却不会忘记。

王六郎当上了博文馆的馆主,这是不是表明,以王家为代表的世家们,非常支持博文馆。

再进一步,他们是不是可以推测:何太后与世家结盟了?!

不只是朝臣们有这样的猜测,开始变得多疑、猜忌的永承帝,也感受到了一种威胁。

好哇,朕就知道,朕这个好母亲,表面上主动退让,实际上呢,人家是以退为进呢。

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难道当年父皇会——

永承帝用力要紧牙关,压下那句“大逆不道”的猜测。

但他胸中的怒火,却怎么都压制不下。

世家!

何太后!!

这两者都是先帝非常痛恨的,作为满心孺慕父亲的孝子,永承帝自然要秉承父亲的遗志。

他会把第一把火烧向盐政,也是在向世家宣战。

哦不,他才不是只会意气之争的冲动少年,他这是“釜底抽薪”呢。

世家为什么能够招揽门客、收买人心,还不是因为他们足够豪富?

有钱的才是世家风范,没钱的,啧啧,那就是穷讲究。

而世家会这般富足,则是因为他们霸占了太多的资源。

盐田、矿山、良田……这些本该是属于朝廷的。

即便个人所有,也应该缴纳足够的税款。

然而,世家最擅长的就是搞隐田、隐户,大肆侵占官府的利益。

先帝时,曾经狠狠整治了一下隐田的问题,借着开国之初,重新登记、梳理了天下的田亩。

但政令归政令,地方上执行起来,还是有太多的漏洞。

比如那些世家、豪强,他们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哪怕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也不敢太过招惹。

先帝的新政,折腾了几年,收效甚微。

先帝终于意识到问题的根节——世家!

只要这个庞大的利益阶层存在,皇帝就不可能真正掌控整个天下。

于是先帝便开始加大分化、打压世家的力度,还弄出了考试选官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