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走出了讲武堂。
薛瑄是大理寺卿,王文是通政司使、文渊阁大学士,两个都是正三品的朝中重臣,想要说服二人和好,那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但第二天,薛瑄和王文居然就握手言和了。
陈循回了聚贤阁复命,再出来,便恢复了官身,虽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闲职,但也足够在寰宇通志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等着看热闹的朝臣们都傻眼了,这昨天还斗到你死我活的薛瑄和王文,居然就这么消停了下来
陈循给了薛瑄一封奏疏,是正统六年,王振、马顺等人翻案后,薛瑄下狱,主审薛瑄的王文,上書为薛瑄陈情、为岳氏求情的奏疏。
这封奏疏也是导致后来王文被派去陕西做巡抚的主因。
当年旧案,王文并没有对不起陈循,更没有同流合污,奈何稽戾王眼瞎耳聋心塞,导致了杨安一家悲剧收场。
陈循给王文的是三份卷宗,当年岳氏前后两次反复翻供的供词。
这三分供词有猫腻,第一次和第三次的供词一字不差,这审讯出的供词,怎么可能一字不差不过是屈打成招罢了。
王文一直对杨安案有疑虑,当时办案可是铁证如山,薛瑄死抓着不放有博名之嫌,王文认为薛瑄是在沽名钓誉,尤其是官复原职后,收养百户杨安的孙子。
王文对薛瑄这个河东学派的魁首颇为不屑,直到看到了两份供词,才确认当年的确是冤案。
这闹了几年的两个人,终于解开了当初的心结。
“这陈循倒是擅长和稀泥。”朱祁钰也没料到陈循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
兴安端着一堆奏疏,从袖子里拿出一本说道“陛下,有王复的消息。”
朱祁钰对王复是又爱又恨,揶揄的说道“王复还没死吗”
------题外话------
&n′┛嗷呜今天回来有点晚,刚写出来。王文和薛瑄的矛盾是史料,天顺元年,明英宗朱祁镇处死王文的奏疏,是薛瑄亲自送过去的。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