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顾恺之给名篇配图(2 / 2)

据说,他们的总部已经引咎辞职了两三位高层。

……

钱老他们则是将注意力都转移到画面上。

眼前的这幅画,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画卷从右端开始,第一段描绘了黄昏,曹植率领众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经过洛水之滨时停驻休息……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战乱频繁,复杂多变而又分裂的时期。政治的不稳定、时局的混乱动荡,虽带来了经济的普遍衰退,却反而前所未有的丰富了文化的内容和内涵。

这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一个自由解放、富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尤其人物画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依托于文学创作产生了快速的发展。

也正是这样,才催发出璀璨的书法、绘画、碑刻等艺术。

就跟春秋战国时期一样,都是古中国思想大爆发时期,各种艺术、思想文化百花齐放。

有点像西方的文艺复兴等时期。

“根据辞赋中内容展开艺术联想,塑造出画卷中嬉戏的众神仙,鹿角马面、蛇颈羊身的海龙、豹头模样的飞鱼、六龙驾驶的云车等这些综合而成的形象……”有擅长古画的专家开始剖析这幅画的内涵等。

全画想象丰富,人物生动传神,情感炽热纯洁,画面虚实疏密相间,使人感受到飘逸浪漫、诗意盎然的意境美,达到诗歌与绘画的相互交融统一。

认真说起来,这幅画是顾恺之看文作画。

大家也知道,《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虚构了三国大才子曹植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顾恺之估计也是读这篇名篇有感而发,就画出了《洛神赋图》。

于是,就有了《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天合之作。

相当于给名篇配图,这个功力可不浅呀!不是什么画家都能做好的。

“确实也是顾恺之的画技,两幅画用到的绢,都是差不多的。这幅画真是……”一时间,那位专家想不出形容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