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才由衷感慨……“小赖子的结局在开始就注定了!”
随后到了单独“教导”小豆子的一幕。
镜头错过老师爷的后背,落在小豆子半身,他双手拽住麻绳,只听老师爷问他,“尼姑是男的还是女的?”
小豆子眼泛泪花,望着前方,茫然无措,“是,是男儿郎……”….
镜头落在老师爷身上,他身后关师傅望来,却听他道:“您倒是真入了化境,连雌雄都不分了……啊!”
小豆子始终过不了心中那一关,被老师爷带进了屋子里,背错一次,就要挨一次手板。
“下次再忘,就往死了打你!”
小石头躲在门外偷听,镜头从小石头往上挪,从窗口到了屋里……
当小豆子抬起血肉模糊的手掌,耳边又响起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磨剪子嘞,镪菜刀……”
镜头最后,还有“镪菜刀”咯吱晃动的金铁声……
陈凛作为老影评人,对于电影发展的每一步,都能意识到电影想表达的一定不只是这么简单。
就像小豆子被砍掉第六根手指时,这叫喊声响起……
这一次也一定内有深意,这是戏中角色的一场心路历程。
他抬起中指顶了顶眼镜中间的鼻托,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盲写到。
“这一次……菜刀砍去的,是小豆子最后的抗争信念!”
……
果然,当晚众少年洗浴,小豆子抬着手,道:“师哥,赶明儿我要是给打死了,枕席底下有仨大子儿,就给你了……”
下一刻小豆子就将手按到了水里——就如小石头所言,他这受了伤的手要是进了水,毁了,就唱不了戏了。
却被小石头拦下。
镜头一晃来到屋内。
柔和昏暗的油灯下,小石头劝说着小豆子——“豆子,过两天就要给祖师爷上香了,你就想你自己是个女的,可别再背错咯!”
油灯里,两人眼光在镜头下一晃……
第二天众少年在戏班院子里休息,众少年在聊吃的,先是谈到了豌豆黄,后小赖子反驳道:
“豌豆黄?豌豆黄算个屁呀?”
“吃过驴打滚儿吗?盆儿糕呢?”
小赖子,“都是他妈狗屁,不好吃!”
“那你说什么好吃?”
“天下最好吃的,帮糖葫芦数第一!”小赖子得意的伸了伸懒腰,竖起大拇指,“我要是成了角儿,天天得拿冰糖葫芦当饭吃!”
这时院外传来了冰糖葫芦的叫卖声。
小赖子装腔作势走到了门口,透过门缝儿看着外边,被小石头发现了往里逮,却听他嚷嚷起哄:
“这么大只的风筝,一堆呢!”
霎时间,众少年挤了过来,打开了院子大门儿……
风筝一大堆,花红柳绿的,寓意外面的花花世界……
众人一时被迷了眼。
见到这个场面,小赖子再也忍不住了。
因为背诵不及格而天天挨打的小赖子,拉着因为改不了口的小豆子跑出了院子。
小石头追了出去,三人就在巷子里对峙,小豆子停下脚步,提醒小石头:“师兄,枕席底下那仨大子儿,你别忘了……”
小石头也知道,如果小豆子再不走,可能真的就要被打死了——离开或许对他而言是个解脱。….
小石头眼里含着泪,将衣服丢给他,大喊:
“反正你废了,滚吧!”
……
小豆子留给小石头的仨大子儿是没戏了。
看到小赖子从袖口掏出冰糖葫芦,说了买葫芦的钱从哪儿来……这一刻的陈凛又好笑又心酸!
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两人被马车撵赶到了路边,小赖子带着小豆子抄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