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盛看着章勇走远,摇摇头笑着说:“真羡慕啊,我也想像他这样,每天三件事,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其他时间就到处闲逛,去哪里听听老故事。不像我们,手停脚停。”
说完,他就回去摊位去砍肉去了。
杨志收拾妥当,道了个谢,也回去张灿那里去。
张灿正要找他,说道:“快点,现在正是大家来买烧腊的时候。”
他演示了一遍之后,就让杨志试试。
杨志试过之后,他觉得还行,就让他先砍着。这时顾客也上门了,都掏出钱来排着队买。
他发现这里的人都比乡下的人要守规矩一点。
这就奇怪了。
这里的人其实看上去还忙碌一点,吃了饭都要赶着去干什么事情,但是他们不管是坐车还是买东西,就算再急,只要超过两个人的,总会有先有后,绝不一窝蜂涌上来。
张灿一开始只让杨志砍,不让他称。
后来又嫌杨志砍得慢,又让他称,他自己砍。
过了一会,他干脆不让杨志砍和称了,只让他做些清洁和收拾的工作。
杨志不明所以,只好默默地在后面收拾。
不过这样也好,他忙了一上午了,现在难得轻松一点,他就趁机休息一下。
他知道,下午还是要继续宰鸡宰鸭的,照现在这个买卖的速度,上午那八只,应该是可以卖完的。
闲着没事,他就看张灿砍菜。
有些顾客比较大方,一买就是半只,张灿通常都是让顾客挑选,选好了,就会把鸡鸭从钩子上拿下来,然后一分为二,问顾客要哪一半。
选定后,他就开始砍了。
一开始,杨志还不出有什么问题。他觉得自己就是按照他的方法砍的啊。
就是砍成一块块,放到盒子里的时候,还能拼成原来鸡腿鸭腿的形状啊。
他砍的,一样可以拼成啊。
有什么问题呢?
他就开始盯着看,盯着盯着,他就发现,每次按照顾客要求,把一只鸭子分成两半或者四分之一的时候,张灿就会让客户先选要哪一块,然后就会称,称好了之后,就先收钱。
杨志看着,也觉得不难啊。他之前卖豆腐,难道还不会用秤吗?
难道这里的秤和乡下的秤不一样?
他只好仔细看着,没想到,看着看着,就发现,他称的时候,趁着顾客不注意,就会稍稍用小尾指压一下秤杆,然后迅速地就报了数给顾客,告诉顾客这是多重,多少钱。
顾客想砍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把鸡鸭扔到砧板上,然后报金额数目,接着问道:“要不要砍?”
顾客一边掏钱一边说要砍。根本就顾不上之前到底是称了多少了。
于是,张灿就把鸡鸭放在砧板上开始砍。
张灿的鸡鸭又不是一个价格,鸡腿是按鸡腿的价格卖的,鸡胸是按鸡胸的价格卖,鸭脖子又有鸭脖子的价格卖,而且又不明码标价,都是顾客问,张灿就报一个价格。
有些熟客,根本就问价格,直接就买了。
所以一般人也没那个速度去口算一共是多少钱。
他还发现,一般不问价格的,就是熟客,张灿只会骗称。
那些问价格的,张灿不同的人就会报不同的价格,有些明显不熟悉价格问得多的,说明是第一次来买的,他就会报高一两块钱一斤。
这个砧板的周围,是有个半圆形的围板的,用来挡住砍的时候那些油花和碎屑飞溅。
一般为了撇清嫌疑,这块板并不会正面对着顾客,因为这样,顾客就会怀疑他们偷偷藏起来了一些。
但是张灿很聪明,把这块板侧着对着外面,这样一来,外面的人都能看清楚了他砍的动作,而且砍出来的东西都能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