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集 留余庆(3 / 4)

西土改的事要注意分寸,山民们多要点土地没什么,反正不指着他们种粮食。要是敢有趁机闹点什么称王的事,借贾雨村的兵,放火烧山也不能答应他们。

粤西布政心满意得的走了,是真走了,他要回去布置接收朝廷的粮草弹药,战功就在眼前,督帅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已经得到了最想要的东西。

接下来是闽南布政,李修给他开了海权:“琉球和夷洲,要派人过去,好好的经营一下。将来的水师一部,就安置在那两个岛上,我给你那里设置一个船厂,泉州在宋朝时,就是市舶司的口岸,如今给你恢复了,户部设立一个海关,收了税先紧着你用。把粤西这片海域经营好,多多鼓励海商的往来。多弄点渔获买卖,别盯着那点土里的粮食,安南和暹罗给咱们种粮食不好吗。工部有人跟着你回去,建几个蔗糖厂,那东西可是比盐贵。”

粤西布政顿足捶胸,自己早就想如此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可是受制于那时的朝廷,总也不得施展。现在可是有了明主,他想要一部兵力随他回去,先把山里安抚一下,主要劳动力全在那里躲着呢。

李修称善,五十几个民族还是少,告诉他可以接收一些流民就地安置,海盗也要,怎么用就看他的本事了。

粤西布政又求着学校的事,金陵也还是太远,能不能就在华南之地办个学校:“实不相瞒,我治下都是历朝历代的犯官之后,要说读书,人家也是不错的。我这次进京,他们也是有着嘱托。能不能开恩,大赦天下?”

李修同意但不绝对同意:“你去找三法司,历史遗留问题,不能简单赦免就算完事。按着今天的眼光去看,我们不给他们定罪,只是要有一点,凡是祸害过老百姓的,确实贪腐到一定金额的,原则上不放过他们的后代。但是可以上学,却不能为官。至于那些被斗争下去的,我们不仅是赦免,而是要平反。”

说句有风险的话,平反和重开大学,是特殊时期稳定朝纲的不二法则。毕竟有一位老人先在这两件事上画了一个圈,才有的后来。

送走了踌躇满志的粤西布政,李修请进来等的着急的粤东布政,刚坐下就和他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话语。

“粤东,要做天下第一省!你敢不敢?行不行?不敢,我就换人去做,给你安排进议政院养老。”

粤东布政惊愕了一阵,反而问道:“那要看督帅能给我什么?”

李修一指堪舆图上的南海对他说道:“都是你的,海上丝绸之路,自你粤东起始。”

“我要大学!”

“你不是反对我的科考吗?”

粤东布政嘿嘿嘿的笑起来:“督帅,您没发现吗?有大学的绝不反对您,我们反对的都是没大学的。”

李修翻个白眼:“准了!华南大学就建在你的地盘上,铁路、开海、通商都给你。还要什么?”

“督帅,我要一个人。”

“谁?”

“前朝的东王!他就藏在崖州,下官去抓了他,可您不能杀。我要用他平定南海匪患。”

李修切了一声:“准了你又何妨。少拿这套用人不疑的把戏糊弄我。正好粤西也要在海盗的事上做文章,你们两家去商议。粤东我给你三年的时间,成不了天下第一,你就给我走人。”

粤东布政沉思良久,要了分税的七成,给李修下了军令状,三年后,粤东要成为华夏第一省。

不是李修故意的套后世的模板,而是粤东的地理位置太过优越,一旦开了海禁,清了海盗,欧罗巴的海船就会源源不断的开过来与华夏通商。

想不富,都难!

那李修还不会抄作业,就该被打屁股了。两条丝绸之路在手,休养个三到五年,李修就敢去黑海争一争出海口,顺便挖一条运河来收费。这些战略要地拿在了手里,就凭现在欧罗巴的远洋能力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