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的票,蓝凯让室友曾一辉去了。
曾一辉是蓝凯到北京结交的第一个朋友,住地下室认识的。
三年前,蓝凯带着梦想到北京,没想到两家发出面试邀请函的公司一家也没落实。
第一家是颇具规模的名基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2人,6人面试,蓝凯最后一个到,只问了几个简单问题就结束了。
另一家在一个住宅小区,不是几个箭头指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这家公司面试很刁钻,效率也高,面试完就把合同放到蓝凯面前。蓝凯看到合同中“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时,不由想到学校就业辅导时,提醒广大毕业生防范的一种陷阱,就是打着招聘幌子,廉价使用it人才。这种公司用人永远是6个月。他纠结了好一会儿,抽身离开。
接下来蓝凯一边游玩一边等名基的通知,直到一周后接到未录用的电话。他开始盘点身上的钱,有史以来第一次数了两遍,还剩2450元。房费每天158元,就是即刻结账,也要1264元,剩下的要撑到领取第一笔工资。他开始有些心慌,立即收拾行李去前台结账,在路人指引下找到一家每天20元的地下室。
地下室是60年代防空洞改造成的,400多平米。除公用部分外,分隔成12个房间,每间约20平米,放着五张双层床。地面潮湿,空气污浊,踏进去的瞬间,他几乎想立即逃出来。他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住。
然而,校园招聘的黄金季节已过,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是撞运气了。开始蓝凯有些傲气,自己好歹研究生毕业,一般打杂的工作不想做。但应了一句“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一路找下来,工作一个不如一个。
一天,蓝凯又一次找工作未果焦虑地回到地下室,在走廊里,碰上地下室老板和房客吵架。
胖得肚子上可放茶壶的老板,扯着一个一脸菜色的小伙子喊:“您给我滚,我他妈不能让您白住。”
小伙子哀求说:“您再等几天,我病好就去找工作。”
老板脸上的肉抖动两下:“说得比屁还轻巧,我他妈知道您什么时候病好?您一辈子不好,我让您白住一辈子?”
争吵声引出不少房客,大家只是看着,没有人说话。
蓝凯看不下去,说:“老板,过分了吧,不就是欠你点房租吗?”
老板怪叫一声:“呵呵,打抱不平?那您做做好事,替他交,今天不算,220块。”
蓝凯脸刷地红了,他兜里只剩下100多了。
就在蓝凯窘迫时,曾一辉从楼梯上下来,拉开老板抓着小伙子的手:“来这里的人都不容易,再宽限几日?”
老板说话的分贝降了几分,嘟囔道:“我也要吃饭不是,都像他,我要喝西北风了……”
蓝凯认识了曾一辉。
曾一辉是山东人,已在北京漂了三年,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也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可家里太穷,自己上学就欠了一屁股债,下面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弟弟,他要帮家里还债,还要供弟弟上学,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自己的生活成本,自打住进地下室,就没挪过窝。
坐在硬硬的床板上,蓝凯说了自己找工作的经过。
曾一辉比蓝凯大三岁,见蓝凯不仅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还放不下研究生的架子,说,不管你将来干什么,就是当老板,那也是将来的事,现在,你得先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
也许是这番话的作用,也许是窘迫所致,蓝凯放下研究生的架子找了第一份工作。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让人忍俊不禁的街头小事,让俩人成了好朋友。
那日蓝凯下班回地下室,天热,在路边小亭买矿泉水,听到不远处有人争执,那带山东味的普通话,让他一下子想到曾一辉,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