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独立团的南泥湾(2 / 3)

这个艰难不光是兵力上的损失,更多的是财政危机和粮食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其中有鬼子封锁的原因,更多的是八路军前期的政策有缺陷。

力争外援,休养民力。

财政方面,一味的依靠外援和常凯申的军饷,没有做发展经济、增加财源的长远打算。

粮食方面也是,募捐筹措,没有自己的田产。

这种政策在常凯申断饷和鬼子封锁的影响下,迅速得让华北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和粮食供给发生严重危机。

直到后面,总部号召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

“团长,我觉得我们要做长远的打算。”

“你小子又来新想法了?”李云龙刚落座,正拿着一坛子酒准备倒一碗。

王恒呵呵的憨笑一声,正准备把自己想法道出时,李云龙打断了他,“等等,你的想法就没有小的。”

“去把政委喊来。”经过上午那一次,双方的关系没有那么僵了,李云龙知道王恒这小子来找他准没小事,把政委这个知识分子叫来也能一起参谋参谋。

不一会,赵刚就来了。

“来,坐坐坐。”李云龙一个人端着碗,见政委来了,倒了两碗酒,又把小桌子挪了挪,让王恒也坐了上来。

“我和你说,咱们这个王排长也是个文化人,说话一套一套的,鬼点子又多,打坂田的时候摸火炮中队的注意是他提的,这次打劣绅改善伙食也是他提的,这次他又来新点子了,咱们一起听听。”李云龙举起了碗,敬了两人后自己抿了一口。

王恒也举起碗抿了一口,这酒是从林家东那里搞来的,味道和口感比以前喝的地瓜烧好了不少。

赵刚看着眼前的酒,愣了一下,也举起来抿了一口。

“团长,政委,我说的长远打算是粮食方面,咱们这次缴获的粮食虽然多,但总有吃完的一天,劣绅也不是能经常打的,我觉得我们得在自己的后勤保障上下点功夫。”

“我们的粮食会有上面调拨,咱们操什么心啊。”李云龙有点不以为意,独立团紧挨总部,和那些深入敌后的部队不一样,粮食方面不用靠他们自己去筹集。

上面的调拨加上这次缴获,他们够吃一年的。

“我觉得咱们是要考虑考虑粮食的供应问题,小王,你继续说。”作为高材生的赵刚,熟读历史,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粮食简直就是命门所在。

“咱们部队在训练的时候要练体能,我们完全可以将体能这一项训练变成开荒,虽然能开出的田地不多,就算只有几十亩地,那也能搞一点粮食,咱们可以搞一个后勤班或者排,那些有伤不能再作战的,调去养猪种田种菜,不是还有钱嘛,还能买点驴来耕田。”

“就说养猪吧,咱们的战士可以去山上采猪草,跑过去再跑回来,身体得到了训练,还搞到了猪食,咱们也不用再花钱去买猪,部队里能吃到猪肉,也是提高战斗力的方法。”

“你这个想法很好,我觉得有必要整理出来向上面汇报。”赵刚越听眼睛越亮,这的确是个好想法啊,耕战耕战,那曹操不就是靠着军屯打下了基础嘛。

八路军一直就被粮食短缺所困扰,部队的扩充速度又很快,按照王恒的想法来实施,部队的人力能发挥到最大,虽说不能彻底解决吃饭的问题,但能缓解不少也是不错的。

“还有呢?”李云龙也听出了点门道,他想起了自己过草地时,被饿得纵兵强行买粮,这他妈的要是手里有粮食,他哪会干那种事啊。

王恒把后来会发生的南泥湾开荒稍微改编了一下,把一幅美好的蓝图展现在了二人面前。

漫山遍野金黄的稻穗迎风招展,秋天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照着战士们的笑脸。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