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口音,学得官话是一种口音,日语也是正宗的东京口音,这怕不是个妖孽吧。
“没什么,主要从小就听,多听听就会了。”
说到这,王恒突然想了起来,独立团打山崎大队时,有用鬼子话喊话的,他琢磨了一下,觉得有必要在尖刀连里教说日语。
不要求说的流利,能看懂鬼子的文件就行,以后要是俘虏了鬼子,还能提前审讯。
“老赵,要不你来教大家日语吧。”
“行啊,我和你说,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我来这里之前,听说上面想把反战同盟会的人下放下来,教大家说日语呢。”赵长发点了点头。
中午吃完了饭,下午的训练照常开展。
打虎亭据点时,独立团牺牲了一百八十人,已经得到了补充,同时尖刀连又调拨了一批人出去,干部还是太缺。
就算有了夜校,但时间太短,有效果,不够。
这次战斗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进攻冲锋时,班长和战士指挥失调,战术动作做的不到位,相互掩护配合不行等等。
尤其是在冲进了据点里,战士们太过于兴奋,以为只要进了围墙就赢了,轻功冒进,吃了不小的亏,加上夜色降临,被鬼子一连串的反攻打得手足无措。
这都是问题,以往打一场仗,都要付出很沉重的代价才能得到这些教训。
吃了一顿肉,打了气,接下来就是往死里练,针对每支部队的薄弱点,进行加强化训练,不练到腿软不收兵。
你别说,这上了战场,见了血的新兵完全变了样,他们经历了生和死,明白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真谛,都不敢再偷懒,训练热情高涨,效果也是十分的好。
加上手里有弹药,全团实行了实弹训练,步枪兵每个月都有三发子弹,机枪兵五十发,这在别的团里,想都不敢想。
旅长留给独立团的三七步兵炮没有划给炮兵连,调给了尖刀连,加编了一个炮兵班,由王恒亲自带着。
人数从之前的七十五人增至八十四人。
尖刀连因为老兵够多,在正常的战术训练中,加入了不少侦察兵的训练科目,他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全能精兵。
学识图,学标图,学指南针的用法,学伪装侦察,还要学骑自行车和骑马。
独立团的第一辆自行车,还是当初第一次执行任务时缴获的,是王恒一人给扛回来的,平时都是供给处在用。
后来打下襄县时,缴获了五十多辆自行车被带回了团里,但没什么人会骑,加上大家都在关注提高战斗力,训练累得半死,谁有心思骑这玩意啊,这些自行车就闲置了下来。
王恒觉得有必要加强连里的机动能力,养马太贵,骑兵连的那一百来匹马开销能顶两个连了。
驴和骡子又太少,团里用来运输物资都不够用,而且和马一样,伙食开销不小。
摩托车和汽车那别想了,就算有也用不起,汽油没有不说,维护保养是个难题,这年头可没有遍地的汽修店。
自行车就非常适合中国战场,容易保养,坏了好修,团里的铁匠就能打零件出来。
适应能力强,不管是好路还是烂路都能胜任,载重能力还强,载个轻机枪都是小意思,后轮改一改就能放一个三脚架,还能载弹药,多好的东西啊。
尖刀连要是全员配备自行车,能做到来无影去无踪,带着三七步兵炮,上午打炮楼,下午打碉堡的。
为此他向团长请示,把自行车都调给了尖刀连,还申请了一挺重机枪。
王恒把三辆自行车改成了两辆三轮车,专门用来运输三七步兵炮和重机枪,这样一来,携带重武器也不会降低全连的行军速度。
三轮车好学,自行车可真不好学,这年头,自行车是个稀罕物,全团会这玩意的就三人,赵刚、王恒